《亞述賦役制度考略》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方法,從解讀古代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文獻入手,在剖析各項賦役制度產生的歷史背景的基礎上,考察了亞述各種賦役制度的源頭、發(fā)展演變的歷程、賦役的內容、征發(fā)對象和征收方式等,從而探討了賦役制度的特點與規(guī)律。亞述的賦稅制度是一個內容廣泛的統(tǒng)一體,高度凝聚了亞述和兩河流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fā)展的碩果,因而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本書是從經濟的視角詮釋了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國洪更,男,1974年生,山東省巨野縣人,歷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曾赴意大利、芬蘭和比利時等國做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是亞述學,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亞述賦役制度研究”、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項目“亞述兵役制度研究”。 曾在《歷史研究》、《世界歷史》、《北大史學》、Journal of Assyrian Academic Studies和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等國內外專業(yè)學術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20余篇,編著《古巴比倫神話故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其中,論文《古代兩河流域的創(chuàng)世神話與歷史》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yōu)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引言
一 選題意義
二 研究綜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難點問題
五 基本思路
第一章 亞述概況
第一節(jié) 地理概況
一 地理范疇
二 地理特征
第二節(jié) 歷史概況
一 史前文化階段
二 古亞述時期
三 中亞述時期
四 新亞述時期
第三節(jié) 文獻概況
一 古亞述時期的文獻
二 中亞述時期的文獻
三 新亞述時期的文獻
第二章 行省的農業(yè)稅
第一節(jié) 行省概況
一 起源與發(fā)展演變
二 組織結構
第二節(jié) 農業(yè)稅
一 種植業(yè)稅
二 養(yǎng)殖業(yè)稅
第三章 附屬國的貢賦
第一節(jié) 附屬國概況
一 獨立性
二 管理與控制
三 地位與作用
第二節(jié) 貢賦的征收
一 正式貢賦
二 附帶貢賦
第四章 對外貿易與關稅
第一節(jié) 對外貿易概況
一 古亞述時期的對外貿易
二 中亞述時期的對外貿易
三 新亞述時期的對外貿易
第二節(jié) 關稅
一 古亞述時期的關稅
二 中亞述和新亞述時期的關稅
第五章 人口與徭役
第一節(jié) 人口概況
一 基本情況
二 人口規(guī)模
第二節(jié) 軍隊與兵役
一 軍隊概況
二 兵役
第三節(jié) 勞動用工與勞役
一 勞動用工情況
二 勞役
第六章 神靈崇拜與供品的名目
第一節(jié) 神靈崇拜
一 萬神殿的演變
二 神靈的地位和作用
三 神靈的生活
第二節(jié) 神靈供品的名目
一 供品的統(tǒng)稱
二 日常供品
三 主要供物
四 特殊供物
第七章 賦役的豁免
第一節(jié) 城市賦役的豁免
一 古代兩河流域的城市賦役豁免傳統(tǒng)
二 亞述的城市賦役豁免
第二節(jié) 地產賦役的豁免
一 巴比倫尼亞的地產賦役豁免
二 亞述的地產賦役豁免
第三節(jié) 士兵賦役的豁免
一 被豁免賦役的士兵
二 統(tǒng)治方式的變革與募兵制的出現(xiàn)
第八章 財政危機與新增稅負
一 財政危機
二 新增稅目
結語
附錄
附表1 亞述王表
附表2 新亞述名年官表
附表3 新亞述時期月名
附表4 常用度量衡
附表5 縮寫詞
附表6 古代兩河流域歷史框架
參考文獻
外文文本文獻
外文參考書目
中文參考書目
網絡資源
人名對照表
古今地名對照表
神名與神廟名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