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抗日戰(zhàn)爭已過去半個多世紀。這場歷時14年、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中日戰(zhàn)爭如何引發(fā)?為何引發(fā)?又如何發(fā)展?如何了解?是永不能忘卻的記憶。本書以紀實手法,全景描述了整個中日戰(zhàn)爭過程,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者侵華、制華、亡華的罪惡圖謀,謳歌了中國人民和將士不怕犧牲、前赴后繼、共御外侮的革命精神,展現(xiàn)了史詩般抗日戰(zhàn)爭全貌,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
第一章
竊軍情中村畜意闖興安
懲倭諜玉衡無心招國禍
第二章
邀功先解裙東洋女密報中村案
點火須借風土肥原喬裝扮貨郎
第三章
無意伴狼行車夫錯幫土肥原
蓄意興惡浪石原捉筆掀分怨
第四章
威帶藏式毅日領又仗勢
遙控張學良老蔣下密囑
第五章
蔣介石高唱不抵抗
榮翕生出言頂日領
第六章
關東軍夜炸柳條湖
王以哲痛失北大營
第七章
張學良退保錦州
關東軍占領東北
第八章
籌組偽國土肥原劫持清廢帝
滬上點火金璧輝賣身投倭賊
第九章
田中隆吉小議十九路軍
川島芳子出計鬧亂上海
第十章
十九路軍大戰(zhàn)上海
倭賊碰壁三換司令
第十一章
蘇州城張治中含淚祭烈士
靈谷寺農工商立碑悼英雄
第十二章
關東軍攻占熱河
張學良受過下野
第十三章
四義一進攻長城線
宋哲元大戰(zhàn)喜峰口
第十四章
丟失八道黃杰跌足長悔恨
折兵南天門劉戡拔搶欲自
第十五章
作軍使徐祖詒順義忍辱負重
受逼迫熊哲民簽署唐沽協(xié)定
第十六章
南次郎召幕僚議取華北
宋哲元受欽命固守平津
第十七章
欲全面侵華東洋國三易內閣
為守土抗日廿九軍調整部署
第十八章
欲取盧溝牟田口兵出豐臺
守土有責金振中奮起宛平
第十九章
恐陷泥塘石原建議不擴大
欲奪華北杉山出計廣動員
第二十章
剖析時局周恩來宏論牯嶺
聲言抗戰(zhàn)蔣介石廬山談話
第二十一章
決心開戰(zhàn)賊香月新提七要求
部署迎敵宋哲元大遣六支軍
第二十二章
同心御侮紅軍改編八路軍
部署大戰(zhàn)老蔣就任大元帥
第二十三章
進兵綏察賊板垣一馬當先
扼守南口湯恩伯初立軍功
第二十四章
占德州磯谷廉介逞兇津浦線
攻保定香月清司分兵平漢路
第二十五章
救友軍朱彭統(tǒng)軍渡黃河
攖賊鋒林賀率師出晉北
第二十六章
守忻口閻錫山大興四路兵
戰(zhàn)原平姜玉貞灑盡一腔血
第二十七章
偏師搶頭功賊絳原折兵滹沱河
主將夜闖陣郝夢齡戰(zhàn)死南懷化
第二十八章
節(jié)節(jié)阻擊黃紹弦奉守娘子關
步步緊逼賊寺內增兵取太原
第二十九章
重疊設伏劉伯承大戰(zhàn)七亙村
孤軍突圍傅作義失陷太原城
第三十章
走榆社劉伯承論游擊精要
訪延安衛(wèi)立煌求抗日真經(jīng)
第三十一章
先機制敵張治中出計攻上海
擴散戰(zhàn)場蔣介石重兵調華東
第三十二章
羅店受阻賊松井請調救兵
南翔反攻白崇禧犧牲桂軍
第三十三章
掩護全軍謝晉元扼守孤樓
敬獻國旗楊惠敏夜泅污河
第三十四章
攻南京賊松井兵分九路
大屠城谷壽夫遺臭萬年
第三十五章
失黃河天險韓復榘開封被擒
任戰(zhàn)區(qū)長官李宗仁徐州坐鎮(zhèn)
第三十六章
守明光劉士毅臨水布陣
戰(zhàn)臨沂龐炳勛設陣拒敵
第三十七章
救臨沂張自忠洗盡污名
守藤縣王銘章殺身報國
第三十八章
扼守臺兒莊池峰城全師浴血
兵出抱犢崮湯恩伯奇兵助戰(zhàn)
第三十九章
保存實力李宗仁撤出徐州城
逆江而進煙俊六分兵取武漢
第四十章
取安慶賊波田一馬當先
失馬蛸薛蔚英罪不容赦
第四十一章
反守為攻薛伯陵報捷萬家?guī)X
車輪大戰(zhàn)白崇禧大戰(zhàn)黃廣圻
第四十二章
惡斗狼師李延年水淹田家鎮(zhèn)
掩護主帥黃福蔭奮守大冶城
第四十三章
寡不敵眾余漢謀失陷廣州
六軍合圍煙俊六攻占武漢
第四十四章
百將會南岳蔣介石重劃十戰(zhàn)區(qū)
精英聚延安毛澤東演說新階段
第四十五章
狼奔豕突賊岡村東西南沖陣
牛刀斬雞白崇禧昆侖關報捷
第四十六章
守棗宜李宗仁大起七路兵
渡襄河張自忠戰(zhàn)死南瓜店
第四十七章
擊斃阿部規(guī)秀楊成武立功
發(fā)動百團大戰(zhàn)彭德懷揚名
第四十八章
避實擊虛新四軍初戰(zhàn)韋崗
以箕煎豆頑固派進攻皖南
第四十九章
悼念英雄周恩來哀題挽詞
遠征緬甸戴安瀾薪火化骨
第五十章
山窮水盡東洋賊軍繳械投降
載歌載舞中華兒女歡慶勝利
第一章
竊軍情中村蓄意闖興安
懲倭諜玉衡無心招國禍
中華民國有三十個省,其中以東北四省最是富庶。東四省地廣約130萬平方公里,有居民3000萬。其地崇山環(huán)峙,河川縱橫,物產(chǎn)豐饒。遼南蘋果、三江大豆、長白山人參、興安嶺林木,更有呼倫貝爾草原的三河馬,皆是世間極品,中華一絕。
1904年,日本發(fā)動日俄戰(zhàn)爭,打敗俄羅斯,一舉奪占東四省境內南滿鐵路并旅順口及遼東半島管轄權后,將之辟為“關東州”,設“關東都督府”治理。又組建“關東軍”,司令部設在遼東半島軍港城旅順。平時常駐兵力計為一個常備師,師部設遼陽。師以下轄步兵二個旅,一個旅部駐鐵嶺,另一個旅部駐柳樹屯。全師步騎工炮計六個團五千人槍,分駐柳樹屯、旅順、遼陽、公主嶺、海城各處。常備師之外,又有鐵路守備隊一支,司令部設公主嶺。鐵路守備隊下轄六個獨立守備營,分駐公主嶺、沈陽、撫順、大石橋、連山關各城,并南滿鐵路及各鐵路支線布防。又有旅順重炮兵大隊、憲隊,沈陽、哈爾濱各處特務機關并特種部隊若干,亦歸關東軍司令部統(tǒng)轄,是以關東軍步騎工炮計約萬余人槍。
“關東都督府”之外,又設總領事館四處,計為哈爾濱總領事館、吉林總領事館、間島總領事館、沈陽總領事館?傤I館以下,又有龍江、長春、安東、鐵嶺、鄭家屯、遼陽、牛莊、赤峰八處領事館和農安、通化、海龍三處領事分館,負責對東四省外事交涉。又成立南滿鐵路股份公司,總裁皆由日本政界、財界名流出任,其中多為離職前任內閣大臣。
日本人駐東四省南部,奪占南滿鐵路并旅順口,設置“關東州”未久,中國爆發(fā)辛亥革命,清帝被民主革命勢力推翻。其后雖立民國,卻軍閥混戰(zhàn)不絕,政府更迭頻繁!皾M洲”貴族紛紛逃往東四省故園避亂,伺機恢復清朝舊制。匪幫亦乘亂蜂起,民國中央政府鞭長莫及,無可奈何,東四省一時成為匪賊并前清余孽的樂園。日本國愈興風作浪,混水摸魚,以小恩小惠結交收買前清余孽并綠林,形成勢力,以便為己所用。
東四省綠林中,以張作霖為著。張作霖字雨亭,遼寧海城人,1875年生,遠祖姓李,世居河北大城,后遷山東,清道光年間始遷遼寧海城,世代種地為業(yè),家道極是清貧。張作霖幼時讀過私塾,后習獸醫(yī),專治馬疾。1894年投軍參加中日甲午大戰(zhàn)。戰(zhàn)后解役,開館醫(yī)馬,結識諸多胡匪馬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