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互聯網金融法律與風險控制領域的標準性著作,對互聯網金融監(jiān)管、互聯網金融消費者保護、互聯網金融立法、互聯網金融的法律風險、互聯網金融的法律法規(guī)等主題進行了全面而詳細的闡述,是政府、金融機構、投資者、金融行業(yè)從業(yè)者必備的工具書。本書集工具性和應用性兩大特色于一體,對互聯網金融投資者風險控制和權益保護、網絡借貸業(yè)的法律風險控制、眾籌的法律風險控制、“寶寶類”互聯網直銷基金的法律風險控制、網絡虛擬貨幣的法律風險控制、互聯網保險的法律風險控制、第三方支付的法律風險控制、可信電子數據證據的保存方式等進行了詳細的講解,為投資者和從業(yè)者預見風險、識別風險、防范風險、控制風險,以及事后的法律解決辦法提供了詳盡的建議和對策,還提供了若干真實的案例,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書匯集了百余部與互聯網金融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司法解釋、全國或地方政策等規(guī)范性文件和行業(yè)自律章程,力爭為所有讀者遇到的與互聯網金融相關的法律問題提供依據和參考。
適讀人群 :1. 互聯網金融機構從業(yè)者。2. 互聯網金融投資者(消費者),尤其是廣大的屌絲投資者,他們缺乏專業(yè)人士的風險識別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暢銷書全新升級改版,更通俗、更實用,互聯網金融法律與風險控制領域標準參考書,從業(yè)者、投資人、監(jiān)管機構首推工具書
前 言
迎接新挑戰(zhàn)
本書第2版仍以互聯網金融從業(yè)者及投資者(消費者)為主要預設讀者,但在實操性、可應用性和通俗性方面,遠勝第1版。本書除詳細解析互聯網金融領域存在的各類法律風險與控制風險的途徑外,還向監(jiān)管者提出了眾多監(jiān)管建議。著者期待,本書將繼續(xù)成為互聯網金融法律風險控制領域的實用寶典!
廣義上而言,所謂互聯網金融,是依托于網絡支付、云計算、社交網絡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聯網工具,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yè)務的新興金融。作為近年來的新生事物,互聯網金融的一些業(yè)態(tài)初具規(guī)模,另一些業(yè)態(tài)仍在快速分化組合之中。互聯網金融自誕生起,其法律風險就不可小覷。然而,我們近幾年在調研中發(fā)現,不少互聯網金融機構缺乏法務人員,企業(yè)高管忙于創(chuàng)業(yè),無暇顧及法律風險或風險控制。甚至在一些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互聯網金融公司,專職的法務人員也寥寥無幾。不重視法律風險,企業(yè)就算成長為巨人,也很有可能最終功虧一簣。這方面的教訓已經數不勝數!
此外,近年來互聯網金融領域風險持續(xù)高發(fā),許多騙子公司乘機渾水摸魚,致使大量缺乏風險識別能力的投資者損失慘重!因此,對廣大非專業(yè)投資者而言,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教育要從小抓起,要持續(xù)增強風險意識,以求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投資旗開得勝。其中的途徑之一,即是認真學習互聯網金融的風險知識,學會預判風險、降低風險,進而控制風險,對廣大投資者而言,這是互聯網金融投資領域的安身立命之本。
所謂法律風險主要是業(yè)務行為違法的風險,以及和相對方(往往是合同相對方)之間商業(yè)關系破裂而引發(fā)訴訟后,自己一方可能敗訴的風險。訴訟法律風險包括防范客戶按照自己的理解履行義務時,出現無意的違約情形,以及在義務履行完畢后,對方拒絕提供對價或提供的對價有瑕疵的情況下,尋求裁決機關的公權力保護的情形等。
在這些風險中,既涉及合規(guī)風險,也有行政處罰的法律風險,以及民事法律風險,甚至有刑事法律風險。為此,本書對互聯網金融各種業(yè)態(tài)涉及的相關行為規(guī)范進行詳細解析,并詳述行為人在觸犯法律邊界后,可能招致的法律后果,以供從業(yè)人員參考,便于他們深入明了業(yè)務合規(guī)的邊界。俗話說,最好的醫(yī)生,是能防病的醫(yī)生。同理,最好的法務,是能防風險的法務。本書希望成為互聯網金融領域最佳“法務參謀”,幫助從業(yè)機構和投資者有備無患。
在2013年,互聯網金融的大潮初起,沒有太多與之相關的監(jiān)管辦法或完善的法規(guī),剛剛興起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亦來不及曝出風險事例。在當年,本書第1版只能以匯編相關法規(guī)為主要工作。近兩年來,各種涉及互聯網金融的監(jiān)管辦法與專項整治方案紛紛出臺,在諸如網絡借貸等特定領域,風險事件更是持續(xù)不斷。因此,總結最新政策和法規(guī)要點,概括典型風險案例,解析不同業(yè)態(tài)的法律邊界,提供第一手現場調研所得的風險控制干貨,為從業(yè)者和投資者呈現通俗易懂的互聯網金融行為規(guī)范指南,仔細辨別和分析相關法律風險,提供控制風險的詳細方案,成為第2版的核心內容。
在互聯網金融剛興起時,媒體和輿論不免將互聯網金融神圣化,全國各地一下子涌現了成千上萬家聲稱從事互聯網金融的公司,風投亦不斷進駐該領域,各地方政府紛紛發(fā)布種種利好政策。但自2015年以來,國內逐漸出現了一種“偽互聯網金融”的亂象。一些機構并非真正的互聯網金融企業(yè),而是以“金融創(chuàng)新”或“互聯網金融”為外衣,大肆從事金融詐騙或者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違法活動,負面沖擊著互聯網金融行業(yè)的整體生態(tài)。隨著該領域風險的連續(xù)爆發(fā),互聯網金融被媒體和輿論快速妖魔化了,以致不少互聯網金融公司近年改頭換面,自稱金融科技企業(yè)。
隨著監(jiān)管的加強,諸如P2P網絡借貸平臺當前面臨的最大風險是法律風險與合規(guī)風險,且這兩種風險爆發(fā)已迫在眉睫。經歷了前幾年的監(jiān)管真空,這是互聯網金融行業(yè)當前必然要經歷的陣痛。2016年以來,政府為期一年對互聯網金融行業(yè)的整治并非是“打壓”,相反,國內互聯網金融在經歷野蠻生長、風險頻發(fā)和監(jiān)管收緊階段后,將迎來升級轉型的重要機遇!昂弦(guī)”將是互聯網金融持續(xù)發(fā)展面臨的第一要素。伴隨著監(jiān)管的全面鋪開,互聯網金融正處于從野蠻生長走向真正規(guī)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即將迎來升級轉型的重要機遇。所以,對于那些有操守、能堅持底線和有競爭優(yōu)勢的從業(yè)者而言,迎接他們的并不是寒冬,而是互聯網金融的另一個春天。
經歷新挑戰(zhàn),等待新機遇。鳳凰需要涅槃,真金必經火煉!
著者 謹識
鄧建鵬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大法學博士;兼任中國科技金融法律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互聯網協會法律研究專家、中國互聯網金融創(chuàng)新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行為法學會軟法研究會常務理事和中國銀行法學會理事等。研究專長為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法律風險防范、創(chuàng)新及監(jiān)管;榮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十三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研究成果二等獎、第十一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征文二等獎和中央民族大學“十佳教師”等十余項獎勵;近五年調研兩百余家互聯網金融創(chuàng)新企業(yè),進行相關主題的演講與咨詢數百次,并多次參與國家金融監(jiān)管部門的立法論證與咨詢;與黃震教授合著有《P2P網貸風云》《論道互聯網金融》《做讓用戶尖叫的產品:互聯網金融創(chuàng)新案例經典》等。
黃震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長。兼任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互聯網金融創(chuàng)新研究院院長、中國科技金融法律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互聯網金融千人會俱樂部創(chuàng)始人、北京市互聯網金融法治研究會副會長、國際金融論壇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致力于民間金融和普惠金融研究10余年,調研走訪企業(yè)近千家;就互聯網金融等專題發(fā)表百余篇有影響力的文章,為各級政府和金融企業(yè)提供理論支持和咨詢規(guī)劃近百例;代表作有《論道互聯網金融》《做讓用戶尖叫的產品》《民間借貸法律知識讀本》《P2P 網貸風云》、《智慧眾籌》等。
目 錄
致謝
前言
第1章 總 論\\ 1
第1節(jié) 法律風險控制的整體思路\\ 2
第2節(jié) 互聯網金融廣告的法律風險與控制\\ 6
第3節(jié) 網絡經營許可的法律規(guī)范與風險\\ 12
第4節(jié) 非法集資的法律風險\\ 19
第5節(jié) 網絡及信息安全的法律風險\\ 27
第6節(jié) 網絡及信息安全常見隱患及預防措施\\ 31
第2章 投資者的風險和權益保護\\ 37
第1節(jié) 典型風險案例\\ 38
第2節(jié) 投資風險預防的途徑\\ 39
第3節(jié) 高利轉貸罪的風險控制\\ 49
第4節(jié) 非法發(fā)放貸款的風險\\ 50
第5節(jié) 投資者信息保護\\ 51
第6節(jié) 投資者的投資適當性控制\\ 53
第7節(jié) 理財產品風險等級識別\\ 54
第8節(jié) 投資者的證據保存\\ 55
第9節(jié) 投資者解決糾紛的方式\\ 57
第10節(jié) 違法網貸平臺資產處置基本規(guī)則\\ 58
第11節(jié) 投資者的權益困境及其保障路徑\\ 60
第3章 P2P網貸業(yè)的法律風險控制\\ 71
第1節(jié) 最新政策與法規(guī)要點\\ 72
第2節(jié) 典型風險案例\\ 72
第3節(jié) 網絡借貸基本法律關系\\ 74
第4節(jié) 債權轉讓模式的禁止及其法律理由\\ 75
第5節(jié) 出借人資金合法性的風險控制\\ 78
第6節(jié) 黑名單信息披露制度的風險控制\\ 79
第7節(jié) 平臺網絡安全的法律風險控制\\ 79
第8節(jié)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風險控制\\ 81
第9節(jié) 集資詐騙罪的風險控制\\ 84
第10節(jié) 泄露客戶信息的法律風險防范\\ 85
第11節(jié) 后監(jiān)管時期網貸業(yè)合規(guī)轉型路徑\\ 86
第12節(jié) 網貸評級的法律風險與防范\\ 94
第13節(jié) 其他法律風險的控制\\ 97
第14節(jié) 重要判決與風險防范借鑒\\ 100
第15節(jié)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要點\\ 113
第16節(jié) 互聯網金融企業(yè)轉型實例\\ 115
第17節(jié) 互聯網金融業(yè)務升級與風控實例\\ 122
附錄(一)《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yè)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 137
附錄(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 150
第4章 眾籌的法律風險控制\\ 158
第1節(jié) 最新政策與法規(guī)要點\\ 159
第2節(jié) 典型風險案例\\ 160
第3節(jié) 眾籌發(fā)展狀況\\ 162
第4節(jié) 實物回報類眾籌的法律風險\\ 164
第5節(jié) 股權眾籌的法律風險\\ 167
第6節(jié) 其他法律風險\\ 170
第7節(jié) 股權眾籌的法律風險控制\\ 172
第8節(jié) 眾籌合法化的思考\\ 176
第9節(jié) 股權眾籌項目計劃書撰寫十要素\\ 180
第10節(jié) 股權眾籌項目計劃書實例\\ 182
第11節(jié) 股權眾籌風險防范調研報告\\ 189
第5章 互聯網綜合理財平臺的法律風險控制\\ 202
第1節(jié) 最新政策與法規(guī)要點\\ 203
第2節(jié) 典型風險案例\\ 204
第3節(jié) 業(yè)務模式與法律解析\\ 204
第4節(jié) 行政處罰法律風險與控制\\ 208
第5節(jié) 刑事法律風險與控制\\ 212
第6節(jié) 網絡安全的風險控制\\ 215
第7節(jié) 相關法規(guī)的其他規(guī)定\\ 216
第6章 網絡虛擬貨幣的法律風險控制\\ 219
第1節(jié) 交易機構的風險與監(jiān)管應對\\ 222
第2節(jié) 假借虛擬貨幣名義進行傳銷和集資詐騙的風險\\ 227
第3節(jié) 網絡虛擬貨幣安全的風險\\ 230
第4節(jié) 救濟不足或缺位的風險\\ 230
第5節(jié) 助推洗錢的法律風險\\ 231
第6節(jié) 惡化金融秩序的風險\\ 234
第7節(jié) 持有比特幣的法律風險\\ 235
第8節(jié) 盜竊比特幣的刑事法律風險與爭議\\ 237
第9節(jié) 利用比特幣從事違法活動的法律風險\\ 242
第10節(jié) 政策不確定性的風險\\ 242
第11節(jié) 消費者保護途徑\\ 243
第12節(jié) 比特幣交易平臺調研報告\\ 244
附錄 《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 259
第7章 互聯網保險的法律風險控制\\ 263
第1節(jié) 最新政策與法規(guī)要點\\ 264
第2節(jié) 互聯網保險現狀\\ 264
第3節(jié) 典型風險案例\\ 266
第4節(jié) 網絡安全的風險\\ 267
第5節(jié) 經營和產品設計風險\\ 268
第6節(jié) 投保人主體不適格的法律風險\\ 270
第7節(jié) 欠缺保險利益誘發(fā)的法律風險\\ 270
第8節(jié) 第三方保險網站的法律風險\\ 273
第9節(jié) 相互保險的業(yè)態(tài)和法律風險\\ 274
第10節(jié) 風險控制途徑\\ 276
第11節(jié) 《互聯網保險業(yè)務監(jiān)管暫行辦法》核心要點解讀\\ 278
附錄 《互聯網保險業(yè)務監(jiān)管暫行辦法》\\ 281
第8章 第三方支付的法律風險控制\\ 291
第1節(jié) 最新政策與法規(guī)要點\\ 292
第2節(jié) 典型風險案例\\ 293
第3節(jié) 備付金被挪用的風險\\ 294
第4節(jié) 網絡與信息安全的風險\\ 296
第5節(jié) 交易安全的風險\\ 297
第6節(jié) 信用卡套現的風險\\ 298
第7節(jié) 資金賬戶管理的風險\\ 299
第8節(jié) 無證經營的法律風險\\ 300
第9節(jié) 法律風險的控制\\ 304
第10節(jié) 網絡支付業(yè)務合規(guī)與風險要點\\ 306
第11節(jié) 消費者對網絡支付應把握的要點\\ 307
附錄 《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yè)務管理辦法》\\ 309
第9章 可信電子數據證據的實現方式\\ 324
第1節(jié) 電子數據證據存在的問題\\ 325
第2節(jié) 典型案例\\ 327
第3節(jié) 電子數據證據的法律規(guī)定\\ 328
第4節(jié) 保障電子數據證據法律效力的方法\\ 330
第5節(jié) 可靠電子簽名實現架構\\ 334
第6節(jié) 常見電子合同簽署方式\\ 337
第7節(jié) 監(jiān)管辦法對電子數據證據的要求和應對\\ 338
第8節(jié) 有效電子證據鏈的關鍵節(jié)點\\ 339
第9節(jié) 電子數據保全行業(yè)標準的建議\\ 340
第10節(jié) 相關司法案例\\ 341
第10章 其他互聯網金融業(yè)態(tài)的法律風險控制\\ 344
第1節(jié) 互聯網+信托的法律風險\\ 345
第2節(jié) 互聯網+私募基金的法律風險\\ 346
第3節(jié) 互聯網+私募債的法律風險\\ 349
第4節(jié) 互聯網+票據理財的法律風險\\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