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荊山是當代佛畫藝術大師,1927年出生于山東濰坊,長期旅居海外,于古稀之年回到國內(nèi)。他終生信佛、學佛、敬佛、畫佛,致力于佛畫藝術的研究和創(chuàng)作。歷經(jīng)40多載的寒暑冬夏,他共完成了佛教題材繪畫作品七千余幅,內(nèi)容包括了佛家弟子所信仰對象的方方面面,多為工筆重彩畫法,其中超過丈二的巨幅作品有500多件。夏荊山的一生以震古爍今的浩翰畫卷,集中外佛畫藝術瑰寶之大成,熔古今丹青妙法于一爐,不僅創(chuàng)下了空前數(shù)量的佛畫藝術作品,還把歷史悠久的中國佛畫藝術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夏荊山的佛畫藝術代表了中國佛畫藝術發(fā)展的高成就,充分體現(xiàn)出他的“繼承前人之妙慧,發(fā)愿心,傾智力,續(xù)接于斷層,挽救于失傳”的思想。夏荊山是中國佛畫藝術的繼承者、光大者與創(chuàng)造者,他的佛畫藝術所形成的自我藝術體系,具有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意義。鑒于此,我們編輯出版了《夏荊山佛畫藝術全集》,以饗廣大讀者。就佛畫藝術創(chuàng)作內(nèi)容之廣、數(shù)量之多、藝術之高而言,目前國內(nèi)外尚未有與此套書比肩的圖書出版,可以說,這套全集是當代舉世無雙的佛畫藝術典籍。
《夏荊山佛畫藝術全集》分為16卷!断那G山佛畫藝術全集5(觀音妙相卷3)》為全集的第5卷,名為《觀音妙相卷三》,表現(xiàn)的是觀音菩薩畫像,多為工筆設色畫法,總計為319幅作品。觀音為佛教大乘菩薩之一,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美譽而深得民心,在我國具有廣泛普遍的信仰群體。夏荊山所以選擇這樣的主體,一是基于對觀音菩薩的敬仰和膜拜,多的還是被菩薩的純潔、善良、濟世利群的高尚品德和慈悲為懷的精神所感動;二是當今物欲橫流、爭名奪利的現(xiàn)實存在,給人們帶來無盡的紛爭和煩惱,需要喚起菩薩心腸,以仁義之心、仁愛之舉普度眾生,圓滿功德。因此,夏荊山筆下的觀音菩薩嚴謹工整,端莊美麗,神采飛動,出神入化,除了是一種藝術形式的表達外,*是一種精神領地的守護。畫中撲面而來的靈光仙氣,深化無跡,氣韻高妙,處處可見佛光盡染、天降甘露、博愛至深、仁慈無比的圣境。
夏荊山,是當代佛畫藝術大師,1927年出生于山東濰坊,長期旅居海外,于古稀之年回到國內(nèi)。他終生信佛、學佛、敬佛、畫佛,致力于佛畫藝術的研究和創(chuàng)作。歷經(jīng)40多載的寒暑冬夏,他共完成了佛教題材繪畫作品七千余幅,內(nèi)容包括了佛家弟子所信仰對象的方方面面,多為工筆重彩畫法,其中超過丈二的巨幅作品有500多件。夏荊山的一生以震古爍今的浩翰畫卷,集中外佛畫藝術瑰寶之大成,熔古今丹青妙法于一爐,不僅創(chuàng)下了空前數(shù)量的佛畫藝術作品,還把歷史悠久的中國佛畫藝術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遠離煩惱垢增長菩提心
說法觀音
祥云繚繞靈山峰
永駕慈航觀世音
楊柳枝頭甘露香
常能具持清凈戒
滅除一切苦圓滿無上悲
靜觀浪濤證去來今
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自在菩薩
安立眾生凈戒中
逢兇化吉觀世音
表揚佛法意義深
覺悟一切諸放逸
白衣大悲五印陀羅尼
妙莊嚴相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巍巍莊嚴富貴相
因緣十二結慈心
為度世間迷惑苦
靜念觀意
萬德紫金身
安詳端坐巖石上
風恬浪靜托慈航
名載華嚴
波騰悲海云布慈門
為度眾生苦無處不現(xiàn)身
南海普度省悟身
慈悲喜舍為眾生
神力能度眾生苦
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
五蘊皆空本自在
妙顯海潮音
觀去本皆空
白蓮臺下善才參
擬古人筆意
一塵不染萬德圓彰
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自在自觀觀自在
山色常留清凈身
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聲
增長眾生清凈心
慈悲莊嚴現(xiàn)此圖
法界三千歸正覺
慈佑眾生觀世音
法門平等人天共仰
花開佛國香
心空白然靈虛則妙
勤修戒定慧
云海茫;仡^是岸
自在超凡入圣鏡
慈悲誓宏深
此處好生育靈苗
蓮臺慧海渡慈航
慈悲深如海
南海蓮花九品紅
妙智入娑婆
當知幻法勿外求
善應諸方觀世音
法界三千宏覺路
大士威靈賜赤子
苦海風浪欲拍天
得妙法之樂
已證如來智
慈悲喜舍濟眾生
一心靜念觀世音
巍巍端莊坐靈巖
不生不滅名真諦
現(xiàn)身說法觀世音
無息無住是虛空
百福莊嚴相
了身如虛空
從來佛法可圓通
妙音演說遍十方
普度眾生凈域歸
凈瓶楊柳手中持
喜舍能行皆觀音
自在妙行不可說
甘露潤群生
開發(fā)眾生智慧海
不舍大悲示妙相
靈崖涌慈云
但愿普與眾生樂
隨處現(xiàn)金身
示現(xiàn)觀照微妙法門
稱念觀世音逢兇化吉樂
巍巍云中現(xiàn)本來觀自在
水月盟心道自修
慈航到處有婆心
一心靜念觀世音
以耳悟道觀世音
云行水流亦禪機
教化無量眾生海
圓滿無上大菩提
彌陀慈光照大千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增長如空大智心
……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