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著分上下兩篇共四個研究報告:報告一基于2010年廣州市千戶問卷調查,將城市住房分層概括為由無產權房階層、有產權房階層(包括福利性產權房階層、商品性產權房階層和繼承性產權房階層)和多產權房階層構成的三階五級式結構,探討住房分層的社會成因、社會影響及社會應對;報告二一方面從歷時態(tài)角度探討住房資源獲得的時差機制和時差效應,另一方面從共時態(tài)角度探討住房資源獲得的場域機制和場域效應,此外還探討了住房資源獲得的先賦因素和自致因素;報告三探討住房資源分化的階層差異、代際差異和地區(qū)差異;報告四基于CGSS2006的調查數據,運用多層線性模型分析方法,探討和分析住房資源分配的市場機制和權力機制。
本書首次整體勾畫中國城市住房分層結構,首次明確揭示住房分層與貧富分化、住房分層與住房保障的關系,豐富和創(chuàng)新了導致住房分層的社會機制研究和影響住房分層的個人因素研究,兼具學術價值和資料價值。
劉祖云,社會學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F(xiàn)為中山大學粵港澳發(fā)展研究院港澳社會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學城市住房研究中心主任,出版學術著作10多部,發(fā)表學術論文120多篇。
目 錄
引 論
上篇 城市住房分層:基于廣州調查的研究
研究報告一 城市住房分層的共時態(tài)研究
一、引言
二、數據與方法
三、結果與分析
四、小結與討論
研究報告二 城市住房分層的歷時態(tài)研究
一、住房分層機制研究:理論與框架
二、19781989年:住房增量改革邏輯與住房分層
三、19902000年:住房自有化階段的住房分層
四、2001年至今:后福利分房時代的住房分層
五、社會轉型、制度變遷與住房分層下篇城市住房分層:基于全國調查的研究
研究報告三 城市住房分層狀況研究
一、住房資源的階層分化
二、住房階層分化的地區(qū)差異
研究報告四 城市住房分層機制研究
一、理論背景與研究假設
二、對住房面積的多層回歸分析
三、對住房產權的多層回歸分析
四、結論與討論
五、研究的缺陷與不足
六、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