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世華、熊峰、范小春主編的《結構力學教程( 普通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yè)新編系列教材)》是依據 教育部頒布實施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目錄》中 所規(guī)定的土木工程專業(yè)的業(yè)務培養(yǎng)目標,教育部高等 學校非力學專業(yè)力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制定的 《結構力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A類)》(以下簡稱《基 本要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 業(yè)指導委員會制定的《結構力學課程教學大綱》和《 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導性專業(yè)規(guī)范》等文件的要 求編寫的。本書的適用對象主要為普通高等學校土木 工程專業(yè)(即大土木)各類專門化方向的本科學生 ,也可供相應專業(yè)專門化的大專學生使用。
出版教材和專*30部。教材有《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結構力學》、《結構力學教程》等,分別于1987年獲建設部**教材二等獎,1988年、1992年獲國家教委**教材獎,1998年獲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999年獲***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02年獲教育部全國**教材一等獎。專*有《薄壁桿件結構力學》、《高層建筑結構計算》、《新編高層建筑結構》、《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和計算》等。 在國內外發(fā)表學術論文130多篇。參加制訂《薄殼結構設計規(guī)程》,其殼體研究成果被收人該規(guī)程。提出和創(chuàng)建了高層建筑結構解析和半解析常微分方程求解器解法系列。1983年獲北京市科委技術成果獎,1986年、1992年、1994年分別獲國家教委科學技術進步獎一、二、三等獎。 熊峰,四川大學建筑與環(huán)境學院院長。四川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導,F為美國土木工程學會會員、四川省土木建筑學會副理事長、四川省土木建筑學會建筑信息化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結構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 長期從事結構分析與結構抗震研究,包括高層建筑結構分析、鋼管混凝土拱橋抗震性能研究以及土一基礎一上部結構共同工作等研究,近年來主要從事工業(yè)化預制建筑結構研究以及BIM技術在施工中的應用研究。主要承擔科技部97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以及教育部博士學科點基金項目和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等,三次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長期從事教學改革研究,主持了土木工程專業(yè)的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改革。承擔了五項省級教改課題,包括四川省土木工程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基地、省級重點課程結構設計原理等,為土木工程***特色專業(yè)負責人、四川省精品課程結構設計原理的負責人。曾獲四川省**教學成果獎,全國寶鋼**教師.獎,四川大學**教學一等獎,為四川大學教學名師。出版教材6部,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2部。 范小春,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土木系副主任,副教授,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04.102005.10為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訪問學者,F為中國力學學會會員,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設備結構健康監(jiān)測與預警分會**屆理事會理事,湖北省司法鑒定協(xié)會建筑工程質量分委員會秘書、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師、建造師。 主編和參編的教材有《混凝土結構設計》、《結構力學》。湖北青年教學能手,湖北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結構力學》負責人,武漢理工大學精品課程教學名師。獲湖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首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工科二等獎1項,湖北省第二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理工組一等獎1項。 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基金面上合作研究項目,作為申請撰寫參與人,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
1 緒論
1.1 結構和結構的分類
1.2 結構力學的任務與方法
1.3 結構的計算簡圖
1.4 桿件結構的分類
1.5 荷載
本章小結
2 體系的幾何組成分析
2.1 幾何不變體系和幾何可變體系
2.2 自由度和約束
2.3 幾何不變無多余約束的平面桿件體系的幾何組成規(guī)則
2.4 幾何組成分析
2.5 結構的幾何組成和靜定性的關系
本章小結
習題
3 靜定梁
3.1 靜定單跨梁
3.2 疊加法繪制直桿彎矩圖
3.3 簡支斜梁
3.4 靜定多跨梁
本章小結
習題
4 靜定剛架
4.1 靜定剛架的特征與支座反力
4.2 靜定剛架內力
4.3 帶鉸剛架的內力
本章小結
習題
5 三鉸拱
5.1 三鉸拱的組成與類型
5.2 豎向荷載作用下三鉸拱的支座反力
5.3 豎向荷載作用下三鉸拱的截面內力
5.4 三鉸拱的合理拱軸線
本章小結
習題
6 靜定桁架和組合結構
6.1 桁架的特點和組成分類
6.2 結點法
6.3 截面法
6.4 結點法和截面法的聯(lián)合應用
6.5 組合結構
本章小結
習題
7 靜定結構總論
7.1 靜定結構受力分析的方法
7.2 靜定結構的一般性質
7.3 各種結構形式的受力特點
本章小結
習題
8 影響線.
8.1 影響線的概念
8.2 靜力法作靜定單跨梁影響線
8.3 結點荷載作用下梁的影響線
8.4 靜力法作桁架影響線
8.5 機動法作靜定梁的影響線
8.6 影響線的應用
本章小結
習題
9 虛功原理和結構的位移計算
9.1 位移計算概述
9.2 虛功和虛功原理
9.3 結構位移計算的一般公式
9.4 荷載作用下的位移計算
9.5 圖乘法
9.6 溫度作用時的位移計算
9.7 支座移動時的位移計算
9.8 線性變形體系的互等定理
本章小結
習題
10 力法
10.1 超靜定結構概念和超靜定次數的確定
10.2 力法原理和基本方程
10.3 超靜定梁、剛架和排架
10.4 超靜定桁架和組合結構
10.5 對稱結構的計算
10.6 超靜定拱
10.7 溫度變化和支座移動時超靜定結構的內力
10.8 超靜定結構位移計算和最后內力圖的校核
本章小結
習題
11 位移法
11.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11.2 等截面直桿的形常數和載常數
11.3 位移法的基本理論
11.4 位移法計算連續(xù)梁和無側移剛架
11.5 位移法計算有側移剛架
11.6 位移法計算對稱結構
11.7 用直接平衡法建立位移法方程
本章小結
習題
12 漸近法和超靜定結構的影響線
12.1 力矩分配法的概念
12.2 單結點的力矩分配基本運算
12.3 多結點的力矩分配漸近運算
12.4 無剪力分配法
12.5 剪力分配法
12.6 用機動法繪制連續(xù)梁的影響線
本章小結
習題
13 矩陣位移法
13.1 概述
13.2 單元分析(一)局部坐標系中的單元剛度矩陣
13.3 單元分析(二)整體坐標系中的單元剛度矩陣
13.4 連續(xù)梁的整體剛度矩陣
13.5 剛架的整體剛度矩陣
13.6 等效結點荷載
13.7 矩陣位移法計算步驟和算例
13.8 忽略軸向變形的矩形剛架的整體分析
本章小結
習題
14 超靜定結構總論和結構定性分析
14.1 超靜定結構基本解法的分類和比較
14.2 超靜定結構的特性
14.3 關于計算簡圖的補充討論
14.4 靜定結構內力和位移的定性分析
14.5 剛度和力、變形、計算簡圖的關系
14.6 結構的變形簡圖
14.7 超靜定結構內力和位移的定性分析
14.8 多層多跨剛架的近似法
本章小結
習題
15 結構的動力計算
15.1 動力計算概述
15.2 單自由度體系的自由振動
15.3 單自由度體系的受迫振動
15.4 兩個自由度體系的自由振動
15.5 兩個自由度體系在簡諧荷載下的受迫振動
本章小結
習題
習題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