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時代社會發(fā)展理論探索》針對高科技時代既是創(chuàng)新的時代也是“高危險時代”,指出由于高科技的不當應用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破壞、資源匱乏,以及大量存在的核武器,這些事關人類生存的重大矛盾,已經不能再單純依靠發(fā)展科技和提高生產力的方式來解決.而是需要依靠社會治理和管理機制的規(guī)范協調功能來進行化解,這是其他時代所不具有的特點。然而,指導建立治理和管理等社會機制的思想理論屬于“社會科學”的范疇,可見,在高科技時代“自然科學”的發(fā)展和成果應用,尤其離不開“社會科學”的理論指導。從這種意義來講,進入高科技時代“社會科學”的發(fā)展狀況將決定人類的前途命運。但是,目前“社會科學”的發(fā)展己顯滯后,表現為以上那些重大矛盾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社會科學”相對滯后的原因,主要是跨入高科技時代不久,還處在面對新情況的探索之中,但是這種狀況不能延續(xù)太久,否則后果會十分嚴重。所以,“社會科學”探索高科技時代社會發(fā)展新理論的任務顯得尤為緊迫。本書在認真反思的基礎上,以宏觀的思路和不同于常態(tài)的眼光,通過研究生物及其進化的寓意和各種社會表現的真諦,原創(chuàng)性地提出并論證了“利益運動”、“物種生命”等自然真相。并以此為基礎,展開了一系列符合高科技時代特點的、新的社會發(fā)展理論的探索。這些理論從引導樹立正確的生存觀入手,對于環(huán)境污染、資源匱乏、就業(yè)困難、戰(zhàn)爭威脅等這些重大社會矛盾具有化解的針對性。
孫維鑫,生于1954年3月,籍貫湖北武漢。大專學歷,畢業(yè)于湖北省委黨!包h政管理”專業(yè)。高級政工師,任職于武鋼集團鄂鋼公司。執(zhí)著于社會現象的思考與研究,經長期積累與醞釀,數易其稿,終成此著。
孫路,生于1981年6月,籍貫湖北武漢。**學歷本科,畢業(yè)于華中師范大學;第二學歷研究生,畢業(yè)于湖北省委黨校“公共管理”研究生班。任職于武鋼集團鄂鋼公司。以十年磨一劍的志向,認真參與本書編撰與創(chuàng)作,成長于學習與實踐,終于合力完成此著。
第一部分:基礎理論
篇章1:關于利益運動
一、“利益運動”的起源
二、“利益運動”帶來的宇宙變化
(一)非利益運動宇宙與利益運動宇宙的區(qū)別
(二)“利益運動”的發(fā)展進程
三、對“利益運動”的歸納
四、認識“利益運動”的意義和作用
篇章2:預防毀滅性生存錯誤是認識利益運動的首要意義
一、生活性錯誤、一般性生存錯誤和毀滅性生存錯誤
二、需要避免毀滅性生存錯誤的理由
(一)利益運動是自然天成與生物自身把握命運相結合的運動
(二)利益運動從發(fā)展上是可能出現反復和需要預防反復的運動
(三)發(fā)生毀滅性生存錯誤與高級智慧生命在利益運動中的角色地位極不相稱
(四)利益運動是所有物種相互作用、相互支持、相互協作、共同努力所推動的運動
(五)利益運動是生物前赴后繼的發(fā)展運動
(六)主觀操控式的物質運動離不開正確的操控
(七)利益運動的發(fā)展方向不是自我毀滅
(八)利益運動的方向決定了要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
篇章3:關于物種生命
一、“物種”是能夠實現長久生存的生命形式
二、關于“物種生命”的整體性、生命結構、生命功能、生命形象
(一)關于“物種生命”的整體性
(二)關于“物種生命”的生命結構
(三)關于“物種生命”的生命功能
(四)關于“物種生命”的生命形象
三、對“物種生命”的進一步說明
篇章4:“物種生命”形象的三種存在狀態(tài)
一、原始狀態(tài)的物種生命形象
二、松散狀態(tài)的物種生命形象
三、團結統一狀態(tài)的物種生命形象
四、關于“團結統一式物種生命”的簡要描述
篇章5:“物種生命”具有確認“同類是一家”的意義
一、為什么認識“物種生命”可以確認“同類是一家”?
二、確認“同類是一家”的重要作用
篇章6:“物種生命”具有確立最高利益原則的意義
一、生命活動是具有利益原則的運動
二、什么是生命活動的最高利益原則
三、不應該混淆的“生存競爭”與“生活競爭”
四、異類之間只存在被動式的協作關系
五、確立最高利益原則的重要作用
篇章7:“物種生命”具有區(qū)別同類與異類之間利益矛盾關系的意義
一、異類之間的生存利益關系具有你死我活的對立性質
二、同類之間的生存利益關系具有團結互利和諧統一的性質
三、侵害同類是將自己置身于異類立場的錯誤表現
……
第二部分:應用理論
第三部分:拓展理論
參考文獻
特別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