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懷校長與大夏大學》是華東師范大學檔案館編選的歐元懷校長與大夏大學史料選輯,主要包括歐元懷生平述要、與大夏大學關系之編年紀事,歐元懷主持大夏大學期間的各種活動記錄、講話、書信、公文往來,以及大夏大學日常辦學的各種文獻檔案等。其中絕大部分文獻為首次整理,并公開刊布。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對民國人物研究,中國現(xiàn)代教育史研究,乃至上海史、民國史研究都有特定的意義和價值。
第一編 教育思想
導師制為今要圖
學分制與學年制之商榷
物質建設與心理建設
復興民族的教育
對于學校體育之意見
十年來之中國高等教育
畢業(yè)生與母校之關系
大學生應有的修養(yǎng)
大學生應如何訓練自己?
學生國貨年我們應有的努力
國難教育
戰(zhàn)時教育問題
實施國難教育與本校今后所以報國之道
士氣教育
公民教育的意義和目的
論今日大學教育諸實際問題
經濟恐慌下之青年求學問題
論大學應注重士氣教育
推行導師制平議
民國三十年貴州教育之展望
對本校之回顧與展望
現(xiàn)階段的青年應如何努力
天下一家的教育
大學精神與建校理想
中國師范教育的危機
發(fā)展師范教育
從紀念校慶泛論大學教育
第二編 校務治理
大夏懇親會報告校務
大夏大學五周紀念感言
師生合作!繼續(xù)努力!
一年來之校務
今后行政方針與發(fā)展計劃
今后努力方針——紀念本校立校十三周年
國難期間大夏大學的苦斗
大夏大學“六一”校慶展望
關于呈請教育部備案遷設赤水復課的報告
教育部關于歐元懷繼任大夏大學校長的指令
關于建議大夏中學更名為伯群中學的函
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勝利日休假的布告
關于三十五年春季學期繼續(xù)在赤水辦學相關事宜的布告
關于向教育部報送黔南事變學校損失的報告
關于向教育部補報八一三事變后學校損失的報告
關于委派王副校長代表出席遷校會議的報告
大夏大學滬校近況與復員計劃——歐校長于二月四日國父紀念周會中
報告摘要
勝利光榮的校慶
關于復員竣事請教育部鑒核備案的報告
關于大夏并無設置一二年級補習性質課程的呈報
關于邀請孫科出席主持思群堂落成典禮的函
關于邀請保志寧參加思群堂落成典禮的函
關于向教育部呈送日軍劫奪圖書目錄請求發(fā)還的報告
大夏大學的西遷與復員
關于請司法行政部派員參加畢業(yè)考試監(jiān)試的代電
第三篇 經費籌募
第四篇 教職員管理
第五篇 學生管理
第六篇 總務及其他
第七篇 附錄
編后記
中國師范教育的危機
諸位聽眾:我們中國整個的教育事業(yè)到現(xiàn)在很少有可樂觀的地方,而師范教育的危機卻更顯著。誰都知道一個國家的強弱全看國民教育的程度,我國國民教育的不普及為盡人皆知的事實,以愚蠢無知的大多數(shù)的國民來擔當強國的責任,無異緣木而求魚。
師范教育為教育事業(yè)中的首要教育,師范畢業(yè)生為國民教育的保姆,未來國家的主人翁——這一代的兒童與青年的知識與行為的訓練,關系我們未來國家的盛衰,要是師范教育失敗了,那中國的前途將五十年無法挽救。
現(xiàn)在,我國師范教育怎么樣了?問題多得很,危機深得很,我們只要調查一下各小學的師資,只要調查一下師范生生活的實際情況,只要看一看青年對師范學校卻步的心理,我們就可斷定中國師范教育是面臨著極大的危機。
不錯的,我們政府是重視師范教育的,是優(yōu)待師范學校的學生的,但是這種“重視”與“優(yōu)待”所得到的效果,我們應該檢討一下在實施的方法上所獲得的反應。
第一,國民學校的教育是不是師范生所愿意致力的工作?照理,師范生受了幾年的專業(yè)訓練,對教育神圣的使命已能了解,對教育的方法亦已稍具知識,師范生樂于實習,但師范生怕做教員,問題在什么地方?一句話,教員的待遇太低。目前各省各縣大多數(shù)的國民學校的經費異常困難,平均內地小學教員的待遇每月恐不能超過五萬元,說不定連這每月五萬元的薪水還得拖欠,如此情形,師范生那得不溜,又那得不改行?
教師的酬報如此,而教師還得做了債主;債主本是資本家所慣做的,但教師做了錢米的債主,又是多么可憐的債主,我們還能談到教育的效率嗎?
第二,師范生是受國家的優(yōu)待,但職業(yè)學校如工業(yè)、商業(yè)、農業(yè)各種職業(yè)學校的學生也同樣地受了政府的優(yōu)待,可是政府對師范生的規(guī)定卻特別苛刻:簡師畢業(yè)生要服務三年才準升學,普師畢業(yè)生亦同樣經服務且得到服務成績的證明書才能調換文憑;三年的期限服務,原無可非議之處,青年受了國家的培養(yǎng)是應該盡其規(guī)定的義務,但是其他職業(yè)學校的畢業(yè)生卻可直接升學,為什么對師范生有如此特別的苛求?中國國民教育師資雖然缺少而其他事業(yè)的干部又何嘗不缺少?并且,如商業(yè)職業(yè)學校的畢業(yè)生一入收稅機關、銀行服務,其酬報又超過師范生幾倍甚至于幾十倍,故目前青年的心理以普通中學為第一志愿,以工商業(yè)職業(yè)學校為第二志愿,而對于師范學校的門檻先存戒心,望之卻步,這是給師范教育發(fā)展的前途以重大的打擊。
第三,教育是教人育人,所以教師的職務不全是“教書”,目前各級學校優(yōu)良教師的溜人潮仍極普遍,各學校師資仍然恐慌,小學畢業(yè)的教小學,中學畢業(yè)的教中學已成為普遍的現(xiàn)象;抗戰(zhàn)時期,教師所受的繁忙與清苦,已使青年退避三舍,致優(yōu)秀的青年再也不愿學習教育。青年不學習教育雖是小事,但國家卻不能沒有優(yōu)秀的教師,教師既為兒童與青年之乳娘,影響其前途,可說占百分之百。而各校優(yōu)良的教師,老的已老,死的已死,中途溜走的溜走,而補充進來的或為代用性質未合資格的“教生”,或為官場失意暫時駐足的“教官”,或為某種機關而兼職專拿公糧尊師金之“地紳”,或為雜牌之無名腫毒,他們既不懂教育,又無心教育,天天攢到這里,攢到那里,所談的無非物價、鈔票、生意經,還搖頭嘆氣以做教師為可恥。學校自從這些人進門,便雞飛狗跳,無時或寧。兒童與青年耳濡目染,教育的效果遂亦喪失,教育前途頓成為極嚴重之問題。
本人目擊師范教育之危機,特乘師范教育宣傳周之機會提出幾點意見:
。ㄒ唬┱堈笆∈懈骺h參議會設法保障教育經費之獨立,并擴充其來源。依據(jù)教育部三十三年度的統(tǒng)計,各省市教育文化費支出僅占6。96%,教育文化事業(yè)幾瀕破產,至少達到憲法所規(guī)定的省市經費總預算占25%,縣行政經費總預算中占之35%標準,從而提高教師之待遇,以安其職守,然后青年樂于終身從事教育事業(yè)。我們應使提高教師的待遇不為空言。
(二)請政府對強制師范生服務后可取得證書或升學的辦法能加改進,使青年的心理上對師范教育少一種畏懼不前的心理。為鼓勵優(yōu)秀青年學習教育,作后一代之優(yōu)良教師計,應使青年的心理上樂此一途。教師的來源既多,師資自然容易完整,故“強制服務”的辦法似可考慮。師范生與職業(yè)學校的學生所受政府待遇既同,所受教育年限亦同,他們畢業(yè)后就不應有不同。四月一日報上登載師范生與職業(yè)學校的學生畢業(yè)后同應四年服務,此消息如果確實,則師范生較之職業(yè)學校學生已近平等,但四年期間之限制太長,而師范生服務期間之待遇仍過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