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態(tài)可持續(xù)發(fā)展與植物保護
定 價:120 元
本書共分為特邀大會報告;植物病害;農業(yè)害蟲;生物防治;有害生物綜合防治幾部分,其主要內容包括:植物病理學科發(fā)展研究進展;農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植物化感作用機制及其利用等。
特邀大會報告 Bt棉花20年:害蟲防治的理論與實踐吳孔明() 基于病菌和病毒導向的綠色農藥與分子靶標的研究 宋寶安俞露李向陽胡德禹陳卓金林紅() 植物病理學科發(fā)展研究進展 王錫鋒藺瑞明王國梁趙廷昌彭德良周煥斌() 農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植物化感作用機制及其利用 孔垂華() 植物病害 我國東北稻瘟病菌無毒基因型鑒定及分析 王世維邸劼原愷王寧吳波明() 東北稻區(qū)與江西稻區(qū)稻瘟病的致病型比較 王寧楊仕新郭芳芳王世維原愷陳興龍吳波明() 我國浙江和福建地區(qū)水稻細菌性穗枯病的發(fā)現及其病原菌的分離鑒定 徐以華 劉連盟王玲孫磊梁夢琦高健黎起秦 侯雨萱黃世文() 小麥品種抗條銹性鑒定及遺傳多樣性分析 王明玉馮晶藺瑞明王鳳濤徐世昌() 甘谷縣春季空氣中小麥條銹菌孢子動態(tài)與田間病情及氣象因素的相關性分析 谷醫(yī)林王翠翠初炳瑤駱勇馬占鴻() 對402份春小麥種質資源的抗條銹病性鑒定分析 侯璐張調喜閆佳會姚強郭青云() 小麥條銹病高光譜遙感監(jiān)測與分子檢測相關研究 李薇劉琦秦豐谷醫(yī)林馬占鴻() 2016年云南小麥條銹菌群體毒性狀況 李明菊 程加省丁明亮張慶楊韶松() 四川省100個小麥品種(系)抗葉銹病鑒定與評價 初炳瑤李雪華馬占鴻() 我國小麥白粉菌群體遺傳多樣性及耐高溫菌株CRT基因的表達研究 王振花劉偉張美惠孫超飛范潔茹周益林() 基于無人機航拍數字圖像的小麥白粉病監(jiān)測和產量估計研究 劉偉王振花張美惠孫超飛范潔茹周益林() 山東省小麥莖基腐病病原鑒定 王恒 馬立國張博張悅麗祈凱李長松齊軍山() 大麥褐穗病病原菌的初步鑒定 楊克澤馬金慧吳之濤任寶倉() 玉米彎孢葉斑病菌Clt-1蛋白調控毒素、黑色素合成及致病性分子機制 高金欣陳捷() 玉米抗玉米大斑病Marker基因的確定 張曉雅臧金萍谷守芹董金皋() 玉米外來種質資源的引進與抗小斑病鑒定 李夢 趙璞溫之雨及增發(fā)馬春紅() 2016年東北春玉米區(qū)穗腐病致病鐮孢菌的分離與鑒定 賈嬌張偉孟玲敏李紅晉齊鳴蘇前富() 谷子抗銹病過程中NAC轉錄因子的表達分析 宋振君 李志勇王永芳劉磊全建章董志平白輝() 參與谷子抗銹病途徑的R2R3-MYB類轉錄因子的篩選鑒定研究 白輝石燦李志勇王永芳全建章劉磊董志平() 利用SRAP標記分析谷瘟病菌遺傳多樣性 李志勇 任世龍白輝董志平 邢繼紅() 谷瘟病菌無毒基因鑒定與分析 任世龍 白輝王永芳邢繼紅 李志勇 董志平() 轉hrpZm基因大豆對疫霉根腐病抗性提高的分子機理 杜茜楊向東楊靜郭東全張金花汪洋洲張正坤李啟云 潘洪玉() 根腐病對青稞根際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 李雪萍 李建宏漆永紅郭成郭煒李瀟李敏權() 宜賓馬鈴薯常見病害為害現狀及其對策 吳郁魂 周黎軍趙軍羅家棟張芹() 馬鈴薯腐爛莖線蟲在陜西省的適生性分析 洪波張鋒李英梅劉晨張淑蓮陳志杰() 番茄潰瘍病菌VBNC狀態(tài)下的菌體形態(tài)變化 韓思寧萬琪羅來鑫蔣娜李健強() 番茄抗南方根結線蟲的轉錄組測序與分析 陸秀紅黃金玲張禹楊尚臻劉志明() 重慶主栽辣椒品種對番茄斑萎病毒的抗性評價 楚成茹孫淼馬明鴿吳根土孫現超青玲() 首次鑒定報道新月彎孢引起辣椒葉斑病 裴月令孫燕芳馮推紫龍海波() 湖北省茄科蔬菜根病發(fā)生現狀及致病病原種類調查 汪華 張學江向禮波楊立軍王飛喻大昭 () 中國菜豆根腐病原菌分離鑒定 楊藜 盧曉紅吳波明李世東() 工藝葫蘆炭疽病病原菌的分離鑒定 盛宴生程姣任愛芝趙培寶() 蘋果炭疽葉枯病菌致病相關基因FR18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王美玉張俊祥() 不同病毒侵染的桃樹microRNA初步分析 盧美光 許云霄肖紅() 柑橘黃化脈明病毒安岳檸檬分離物的全基因組序列測定及遺傳多樣性分析 劉惠芳 吳根土周彥孫現超王雪峰 青玲() 貴州省福泉市葡萄灰霉病病原的初步鑒定 李冬雪 趙曉珍王勇談孝鳳李向陽包興濤任亞峰胡德禹陳卓() 賀蘭山東麓釀酒葡萄霜霉病孢子囊時空動態(tài)與田間病情及環(huán)境因子相關分析 李文學 郭琰杰胡婧棪顧沛雯() 棗果貯藏期紅粉病菌鑒定及環(huán)境因子對其分生孢子萌發(fā)的影響 殷輝 周建波呂紅常芳娟郭薇張志斌趙曉軍() 獼猴桃夏季潰瘍病原菌的分離鑒定 伍文憲 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