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古今文人的心靈碰撞,旅美作家張宗子在物欲煙火中給讀書人獻(xiàn)上的最優(yōu)雅的中國文字。
張宗子早已在散文愛好者中負(fù)有盛名,氣質(zhì)雍容閑雅,沖淡飄逸,直追他的四百年前同名人張岱張宗子!痘◣Z小記》書名來自杜甫的詩句“花嶼讀書床”,收錄了張宗子近年來的數(shù)十篇讀書隨筆。都是與讀書有關(guān)的文字,有記人、記書的,有讀書隨感,有購書經(jīng)歷,有考證事物的,還有為前賢挑錯的,還有類似傳記或小說的文字,旁征博引,縱橫捭闔,充滿著人文的氣質(zhì)和深厚的功底,令人心旌神搖,美不勝收。
海棠詩余話
張愛玲說人生三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很多人掛在嘴邊,時相征引。前面兩恨,不是張愛玲原創(chuàng),是北宋人的發(fā)明;莺椤独潺S夜話》卷九記他叔叔彭淵材的話:“吾平生無所恨,所恨者五事耳。第一恨鰣魚多骨;第二恨柑橘太酸;第三恨莼菜性冷;第四恨海棠無香;第五恨曾子固不能做詩。”這段話后來被無數(shù)人添添減減據(jù)為己有,明清小文人幾乎人手一版,張愛玲版算是較新的一例。但嚴(yán)格地說,《紅樓夢》未完這一條,表達(dá)不準(zhǔn)確。因為《紅樓夢》并非未寫完,而是八十回后的手稿遺失了。萬一哪一天時來運(yùn)轉(zhuǎn),重出人世也不是不可能的。
彭淵材和宋朝的石曼卿米芾差不多,是個滑稽人物,常有奇怪的言行。聽者習(xí)以為常,并不當(dāng)回事。當(dāng)他發(fā)完五恨的高論,“聞?wù)叽笮,而淵材瞠目曰:‘諸子果輕易吾論也’”!独潺S夜話》同卷又記,有人被差遣到昌州做官,嫌遠(yuǎn),淵材大呼可惜,說:“天下海棠無香,昌州海棠獨(dú)香,非佳郡乎?”那就是說,至少還有一個地方,海棠是有香味的。昌州,其時屬四川,四川的海棠全國聞名。
海棠究竟有沒有香味,如果從古人詩中去找,是不可能得到結(jié)論的,因為詩太主觀,花鳥魚蟲,想怎么形容怎么形容。燕山雪花大如席,你和誰爭去?說海棠無香的固然不少,說它香的也很多。最有名的海棠詩,肯定是蘇東坡的這一首:“東風(fēng)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zhuǎn)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他說海棠是香的。黃庭堅持同樣看法:“海棠院里尋春色,日炙薦紅滿院香。不覺風(fēng)光都過了,東窗渾為讀書忙!边有溫庭筠:“島回香盡處,泉照艷濃時!
宋人愛海棠,陸游寫西蜀海棠的詩,又多又好。他的詩里只寫到海棠的嬌艷,沒有提到是否有香。
杜甫晚年長住川中,后人奇怪杜集中竟然找不到一首詠海棠的詩,甚至連海棠兩個字都找不到。這個現(xiàn)象,晚唐人已經(jīng)注意到,鄭谷有《蜀中賞海棠》一詩,后注:“杜工部旅兩蜀詩集中無海棠之題!蓖醢彩谠伱吩娭懈袊@:“少陵為爾牽詩興,可是無心賦海棠。”“牽詩興”,指的是老杜那首著名的《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唐人詠梅詩的第一佳作。東坡也說老杜:“海棠雖好不題詩。”有人自作聰明,解釋說,老杜的母親小字海棠,他是避諱。這當(dāng)然是信口開河,沒有資料說到杜甫母親的小名叫什么。所以這一“發(fā)明”,除了好事者哄傳,并沒多少人當(dāng)真。
陸游認(rèn)為,“老杜不應(yīng)無海棠詩,意其失傳爾!边@算是一個聊勝于無的解釋。除了碰巧、偶然,還有一個可能,就是老杜不喜歡海棠。俞弁在《逸老堂詩話》里說:“梅花不入《楚騷》,杜甫不詠海棠,二謝不詠菊花,亦可懊恨!比讼矚g什么不喜歡什么,有什么道理好講呢?完全沒有。辛棄疾詞云:“要知黃菊清高處,不入當(dāng)年二謝詩。”替菊花打抱不平,未免多事。
在杜甫詩集中找海棠的痕跡,也不是完全沒有!洞阂瓜灿辍吩姷哪┒洌骸皶钥醇t濕處,花重錦官城!边@春雨中盛開如一片紅云的,是什么花?有人認(rèn)為就是海棠。確實,當(dāng)?shù)闷疬@樣形容的,恐怕只有海棠和桃花。所以,杜甫至少有一半可能寫過海棠。陸游有一首《海棠》五古,說的正好是成都春天的花事:
今日春已半,風(fēng)雨停出游。
瓶中海棠花,數(shù)酌相獻(xiàn)酬。
尚想錦官城,花時樂事稠。
金鞭過南市,紅燭宴西樓。
千林夸盛麗,一枝賞纖柔。
狂吟恨未工,爛醉死即休。
那知茅檐底,白發(fā)見花愁。
花亦如病姝,掩抑向客羞。
尤物終動人,要非桃杏儔。
東風(fēng)萬里恨,浩蕩不可收。
參照這首詩,《春夜喜雨》所寫,就更像海棠了。陸游還特地把桃花揀出來,說它不能和海棠相比。瞧瞧。
唐明皇說楊貴妃的醉態(tài),好比海棠春睡。以后詠海棠的詩,便少不了用這個美女的典故,東坡的“只恐夜深花睡去”如此,連彭淵材也寫了“雨過溫泉浴妃子,露濃湯餅試何郎!贝笾蹲踊莺榕鸟R屁說:“意尤工也!边@也叫工?
2013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