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百部經(jīng)典·管子(平裝)
 
		
	
		
					 定  價:50 元 
					
								  叢書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百部經(jīng)典
					
				 
				 
				  
				
				   
				 
				  
				
						
								
									當前圖書已被 17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孫中原
 - 出版時間:2017/9/30
 
						- ISBN:9787501362165
 
						- 出 版 社: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B2 
  - 頁碼:426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小16開
 
				
					 
					
			
				
  
   
 
	 
	 
	 
	
	
	
		
		  本書是管仲學派的集體創(chuàng)作,托名管仲。漢劉向編《管子》86篇,今存76篇。本書精選29篇,加注釋點評,作為大眾普及的通俗讀物。全書前有導讀,主要介紹管子生平、成書過程、主要內容及思想價值等;書中將原典與注釋、點評相結合,概括相關文獻,汲取最新研究成果,文字通俗,可讀性強,有裨于經(jīng)典的傳承普及。本書解讀人孫中原先生,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傳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總書記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刻揭示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梳理概括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源流、思想精神和鮮明特質,集中闡明了我們黨對待傳統(tǒng)文化的立場態(tài)度,這是中華民族繼往開來、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重要文化方略。2017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從國家戰(zhàn)略層面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作作出部署。我國古代留下浩如煙海的典籍,其中的精華是培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文化基礎。激活經(jīng)典,熔古鑄今,是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多年來,學術界潛心研究,鉤沉發(fā)覆、辨?zhèn)未嬲妗⑻釤捑A,做了許多有益工作。編纂《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百部經(jīng)典》,就是在汲取已有成果基礎上,力求編出一套兼具思想性、學術性和大眾性的讀本,使之成為廣泛認同、傳之久遠的范本!栋俨拷(jīng)典》所選圖書上起先秦,下至辛亥革命,包括哲學、文學、歷史、藝術、科技等領域的重要典籍。萃取其精華,加以解讀,旨在搭建傳統(tǒng)典籍與大眾之間的橋梁,激活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用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滋養(yǎng)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提振當代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這套書采取導讀、原典、注釋、點評相結合的編纂體例,尋求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深度契合點。以當代眼光審視和解讀古代典籍,啟發(fā)讀者從中汲取古人的智慧和歷史的經(jīng)驗,借以育人、資政,更好地為今人所取、為今人所用。力求深入淺出、明白曉暢地介紹古代經(jīng)典,讓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貼近現(xiàn)實生活,融入課堂教育,走進人們心中,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以文化人的作用。《百部經(jīng)典》是一項重大文化工程。在中宣部等部門的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國家圖書館做了大量組織工作,得到學術界的積極響應和參與。由專家組成的編纂委員會,職責是作出總體規(guī)劃,選定書目,制訂體例,掌握進度;并延請德高望重的大家耆宿擔當顧問,聘請對各書有深入研究的學者承擔注釋和解讀,邀請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負責審訂。先后約有500多位專家參與工作。在此,向他們表示由衷的謝意。
  書中疏漏不當之處,誠請讀者批評指正。
  孫中原,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墨子學會副會長,曾任中國邏輯學會副會長、臺灣東吳大學客座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1960年畢業(yè)。中共中央直屬高級黨校自然辯證法和邏輯班1961年畢業(yè),研究生學歷。1961-1964年奉調,師從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汪奠基、沈有鼎,專攻中國古代文獻。著作《中華大典•哲學典•諸子百家分典》、《管子解讀》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大眾化系列讀物》等50余種。發(fā)表論文200余篇。
	導 讀
	一、成 書 ……( 1 )
	二、內 容 ……( 14 )
	三、價 值 ……( 27 )
	管 子
	牧 民 …… ( 37 )
	形 勢 …… ( 47 )
	七 法 …… ( 56 )
	版 法 …… ( 72 )
	宙 合 …… ( 77 )
	樞 言 …… (100)
	八 觀 …… (113)
	法 禁 …… (127)
	重 令 …… (136)
	2 管 子
	法 法 ……(147)
	兵 法 ……(171)
	霸 形 ……(181)
	霸 言 ……(192)
	問 ……(206)
	戒 ……(215)
	參 患 ……(229)
	制 分 ……(234)
	小 稱 ……(239)
	心術上 ……(248)
	心術下 ……(261)
	白 心 ……(267)
	勢 ……(280)
	任 法 ……(286)
	明 法 ……(298)
	治 國 ……(303)
	內 業(yè) ……(311)
	形勢解 ……(328)
	版法解 ……(380)
	明法解 ……(397)
	主要參考文獻 ……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