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以革命干部于而龍重返故鄉(xiāng)石湖的三天兩夜經(jīng)歷,回溯、對照了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建國后十七年到“文革”和粉碎“四人幫”長達四十年的生活,通過對幾十年間不同人物命運的反思,表達了作者對“左”傾政治的厭惡,以及“春天在人民心里”的主題。
《冬天里的春天》比較全面地、集中地反映了李國文的人生追求、審美追求和個人的才性氣質(zhì),他在寫作中鑄進了自己真誠的思索和真實的生命體驗,是他躍動著的心靈對象化的產(chǎn)物。在書中,李國文對人的關注,以及在這一關注中對于人性善的肯定,對于人情溫馨的禮贊,對于人物正面品格的褒美,固然有其人生價值的探求,亦不無倫理含義的追索,但也常常自覺不自覺地選取了政治的視角,流露出他個人特有的政治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