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為適應國家納米生物醫(yī)學領域本科人才培養(yǎng)需求而編寫。納米生物醫(yī)學涉及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微生物學和納米技術等多個學科的交叉。本書共五章,第一章為課程簡介、實驗室安全及實驗基本要求;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別為納米生物學交叉實驗之生物化學篇、分子生物學篇、細胞生物學篇和微生物學篇,在每章首先介紹相關學科基礎實驗,之后介紹與之密切相關的交叉實驗,并推薦了英文閱讀文獻。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課程簡介、實驗室安全及實驗基本要求 1
第一節(jié) 課程簡介 1
第二節(jié) 實驗室安全規(guī)則和注意事項 2
第三節(jié) 常用實驗室儀器的操作規(guī)范 2
第四節(jié) 實驗數(shù)據(jù)及實驗報告 5
參考文獻 7
第二章 納米生物學交叉實驗之生物化學篇 8
實驗一 氨基酸紙層析 8
實驗二 蛋白質的顏色反應 10
實驗三 蛋白質的沉淀反應 11
實驗四 考馬斯亮藍法檢測蛋白質含量 13
實驗五 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技術 15
實驗六 不同種類氧化石墨烯衍生物對蛋白質的吸附能力比較 18
實驗七 糖的顏色反應 21
實驗八 卵磷脂的提取與鑒定 22
參考文獻 23
第三章 納米生物學交叉實驗之分子生物學篇 24
實驗一 動物肝臟 DNA的提取 24
實驗二 氯化鈣法制備感受態(tài)大腸桿菌 26
實驗三 感受態(tài)細菌的轉化 27
實驗四 質粒DNA的提取與瓊脂糖凝膠電泳 29
實驗五 不同種類金納米材料對質粒 DNA的吸附能力比較 33
實驗六 不同種類納米材料的基因轉染能力評價 34
實驗七 引物設計 38
實驗八 mRNA提取及cDNA的獲取 44
實驗九 聚合酶鏈反應制備目的基因 47
參考文獻 49
第四章 納米生物學交叉實驗之細胞生物學篇 50
實驗一 動物貼壁細胞和植物細胞的顯微鏡觀察 50
實驗二 動物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與傳代 53
實驗三 貼壁生長動物細胞的掃描電鏡樣品制備及觀察 56
實驗四 植物細胞骨架的光學顯微鏡觀察 58
實驗五 雞血細胞的體外融合 59
實驗六 細胞顯微測量 62
實驗七 DNA的細胞化學——Feulgen反應 64
實驗八 RNA的細胞化學——Brachet反應 66
實驗九 植物基因組 DNA的提取 67
實驗十 不同種類氧化石墨烯的細胞毒性評價 69
參考文獻 71
第五章 納米生物學交叉實驗之微生物學篇 72
實驗一 微生物學實驗常用器皿及使用方法 72
實驗二 微生物培養(yǎng)基的配制和高壓蒸汽滅菌 78
實驗三 實驗室環(huán)境和人體表面微生物的檢查 85
實驗四 微生物涂片、染色及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 88
實驗五 革蘭氏染色法的原理及應用 91
實驗六 血球計數(shù)板的計數(shù)原理及應用 93
實驗七 平板菌落計數(shù)法的原理及應用 95
實驗八 不同種類納米材料與細菌的相互作用比較 97
參考文獻 100
附錄Ⅰ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101
附錄Ⅱ常用培養(yǎng)基和緩沖液的配制 104
附錄Ⅲ常用指示劑的配制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