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秘書實務(第五版)/高等院校秘書學專業(yè)精品系列教材》一方面力圖從學科的角度廓清秘書實務的一些基本范疇和概念,將其與一般的秘書學理論(如秘書學概論)書籍區(qū)別開來;另一方面則努力從橫、縱兩個向度上提升秘書實務的內涵,使之成為一本實用性和規(guī)范性較強的教材。
《現(xiàn)代秘書實務(第五版)/高等院校秘書學專業(yè)精品系列教材》緊緊圍繞秘書實際工作的需要,講述了文書寫作、文書處理、會議準備、會議服務、安排領導活動、接待工作、信訪督查工作、危機管理、辦公室日常事務等工作的方法和相關規(guī)定。《現(xiàn)代秘書實務(第五版)/高等院校秘書學專業(yè)精品系列教材》吸收了秘書實務研究中的新成果,引用國家新頒布的相關規(guī)范,體現(xiàn)出了科學、規(guī)范、實用的特點。全書文字簡潔流暢,配有大量實例、圖表,淺顯易懂、清晰易讀,便于學生和從業(yè)人員學習掌握。通過學習《現(xiàn)代秘書實務(第五版)/高等院校秘書學專業(yè)精品系列教材》,可以有效提高秘書人員的實際工作能力,適應新世紀秘書工作發(fā)展的需要。
從上世紀80年代我國第一批秘書學專著問世算起,秘書學在我國已經走過了近1/4世紀的歷程。秘書學的發(fā)展見證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改革開放又不斷促進秘書學的成熟與完善。秘書實務就是為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而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一門秘書學的分支學科。
然而長期以來,“秘書實務”一詞并沒有被完全當成學科的名詞而使用,有些書籍冠以“秘書實務”,卻未作學科界定,以至秘書實務常常成為推銷書籍的一種包裝名稱。
強調秘書實務的學科性,有助于大大拓展秘書實務研究的深度和廣度。眾所周知,秘書學是一門研究秘書活動規(guī)律的學問,而秘書活動的根本職能是輔助領導實施管理,由此可見,秘書學歸根到底是一門輔助管理的學問。秘書實務作為秘書學的分支學科,在輔助管理的范疇之內,研究空間極為廣闊。同時,由于秘書實務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其研究的具體領域和具體內容應當隨著秘書工作實踐的發(fā)展而不斷地深入。
基于上述認識,本書一方面力圖從學科的角度廓清秘書實務的一些基本范疇和概念,將其與一般的秘書學理論(如秘書學概論)書籍區(qū)別開來;另一方面則努力從橫、縱兩個向度上提升秘書實務的內涵,使之成為一本實用性和規(guī)范性較強的教材。本書不僅吸收了秘書實務研究的一些最新成果,而且還引用了國家最新頒布的有關規(guī)范,如國務院2005年1月5日發(fā)布的《信訪條例》、國務院辦公廳2003年9月21日修訂頒布的《電子公文傳輸管理辦法》、國家檔案局2003年7月28日發(fā)布的《電子公文歸檔管理暫行辦法》等。秘書專業(yè)的學生以及秘書工作者通過本教材的學習和訓練,可以基本上掌握秘書實務的知識點和操作技能,從而能夠適應新世紀秘書工作的需要和發(fā)展。
由于秘書實務的具體研究領域十分廣泛,加之編寫時間較為倉促,書中難免存在疏漏和錯誤,在此,誠懇希望廣大讀者和秘書學專家提出寶貴意見。
向國敏
2005年5月于華東師大
《現(xiàn)代秘書實務(第五版)/高等院校秘書學專業(yè)精品系列教材》:
二、秘書實務的特點
秘書實務的性質決定了秘書實務具有以下特點:
(一)綜合性
1.范圍廣泛。秘書實務所涉及的范圍是根據(jù)領導工作的范圍確定的,也就是說,凡是領導職權范圍所涉及的工作皆屬秘書實務的服務領域。當然,秘書部門不是職能部門,不會具體執(zhí)行機關的業(yè)務職能,但卻在所有業(yè)務職能的信息傳遞、落實執(zhí)行、監(jiān)督檢查、協(xié)調反饋等方面扮演了特定的角色,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2.形式多樣。秘書實務的具體手段、方式可謂豐富多樣,打字印刷、電話傳真、接待擋駕、文字擬稿、文書管理、信訪處理、組織會議、安排活動、對內服務、對外聯(lián)絡等,不一而足。這就要求秘書人員具備寬闊的知識面,掌握多種工作技能,成為秘書實務的多面手。
3.相互交織。秘書實務的各項內容雖然具有各自特點和表現(xiàn)形式,但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在實踐中,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聯(lián)系,相互交融。如,信訪工作是秘書實務的一項重要內容,要做好信訪工作離不開接打電話、組織會議、處理文書、督促檢查等秘書實務的支持。又如,會議組織和安排是秘書實務經常性的業(yè)務,卻同文書擬寫、物品準備、電話聯(lián)系、接待工作等實務不可分割。
(二)繁復性
秘書實務涉及范圍廣、工作頭緒多,具有繁雜、瑣碎和重復的特點,有些事情看似很小,卻經常出現(xiàn)、反復處理,很容易使人產生厭倦和煩躁情緒。秘書人員在操作實務工作時應當做到耐心、細致、周到,善于計劃統(tǒng)籌、總結經驗、摸索規(guī)律,不斷提高秘書工作的效率。
。ㄈ┏绦蛐
秘書實務雖然繁雜、瑣碎,但在處理過程中,卻有較強的程序性。這些程序的種類包括:
1.自然性程序,即按工作活動的自然進展程序處理事務。一般工作的自然程序表現(xiàn)為:準備、計劃、布置、執(zhí)行、檢查、總結、評比、表彰。
2.理論性程序,即用科學的方法總結秘書實務的經驗和教訓,探索秘書實務的規(guī)律,并上升為科學理論,制定出合理的工作程序,反過來指導秘書實務。秘書實務一旦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方向就會更加明確,效率就會顯著提高。
3.指令性程序,這里所說的指令是指領導對辦理某項事務的具體指示和要求。
4.法定性程序,即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所規(guī)定的程序辦理事務。公文寫作、文書處理、信訪工作、保密工作、印章管理等秘書實務工作,都要嚴格按照相關的法定程序處理。
5.技術性程序,有些依賴于技術支持的秘書實務,如電話、傳真、電腦的操作,電視電話會議組織等,都有一套技術操作的程序,必須遵循。
6.經驗性程序,秘書人員在秘書實務的實踐中會積累和創(chuàng)造大量的經驗,形成符合本單位實際的工作程序,這些經驗性程序往往具有寶貴的價值。
以上程序是相互聯(lián)系的,一項具體的秘書實務往往會存在幾種程序性要求。程序性特征要求秘書人員精通業(yè)務知識,熟悉有關規(guī)定,掌握操作技能,勇于實踐探索,善于總結規(guī)律,不斷提高辦事程序的科學性。
(四)突擊性
秘書實務中經常會遇到兩種需要突擊辦理的事務:一類是計劃中需要集中辦理的事務,如各種年度大會、年終的立卷歸檔、領導重要活動的安排等;另一類是事先無法預料、無法做出計劃安排的事務,如領導臨時交辦的事項,突發(fā)性危機事件等。這兩類事務一旦出現(xiàn)和發(fā)生,秘書人員必須緊急行動,集中時間和精力投入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務。
(五)潛隱性
秘書實務同其他部門的工作相比,具有潛在和隱蔽的特點,其表現(xiàn)有三個方面:
1.活動名義的假借性。秘書在操辦實務過程中,需要經常同其他部門或其他機關聯(lián)系和交往。但這些聯(lián)系和交往只有在領導的名義下進行,或者說對外代表領導時,才具有法律或行政上的效力。
2.活動過程的幕后性。秘書實務絕大多數(shù)是在幕后進行的,其活動的內容和過程很少為公眾所了解,也不可能成為新聞追蹤的對象。
3.勞動成果的利他性。秘書是為領導服務的,秘書實務是領導工作的基本保證。然而,秘書實務的成果卻最終要轉化為領導工作的成果,或者被領導工作的成果所涵蓋。在領導工作的全部成果中,凝聚著秘書人員的智慧和心血。秘書實務的全部成果最終只能以領導的名義公之于世,秘書個人無任何署名權。
充分認識秘書實務的潛隱性特點,對于加強秘書人員的修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它要求秘書人員時時處處擺正與領導的關系,不計較個人的名利得失,善于謙讓,樂為人梯,甘當幕后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