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深入淺出梳理了電子雜志的概念及其演變過程,結合實例分析設計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本書*的特色,就是在具有一定理論嘗試的同時,非常注重設計實踐的指導性及實用性。
萬凡,云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教師、資深設計師、云南省美術協會會員、云南設計藝術委員會學術委員。 1993年畢業(yè)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專業(yè)影響及獲獎情況: 1993年-2000年間,在廣州多家名牌廣告公司任設計總監(jiān),參與大量的專業(yè)實踐活動。
01 電子雜志設計概述
1.1 電子雜志的概念
1.2 電子雜志的演變過程
02 電子雜志設計元素與設計過程
2.1 設計的元素
2.2 電子雜志的設計過程
03 電子雜志的制作
3.1 鳥瞰
3.2 軟件簡介
3.3 界面操作
3.4 雜志制作
3.5 拓展運用
3.6 常見問題
04 電子雜志案例賞析
4.1 國外案例
4.2 中國
05 電子雜志的設計教育
5.1 電子雜志設計教育的大背景
5.2 電子雜志設計教育的基本要求
5.3 電子雜志設計教育的課程設置
5.4 電子雜志設計師的素養(yǎng)
06 電子雜志業(yè)的發(fā)展趨勢
6.1 規(guī)范電子雜志行業(yè)的發(fā)展
6.2 多視角研究電子雜志
6.3 制定評判標準,提供比賽交流平臺
6.4 借鑒外來設計,迎接競爭
6.5 確立電子雜志設計教育
01 電子雜志設計概述
1.1.電子雜志的概念
1.1.1.什么是電子雜志
在本書之初,我們首先來梳理一下電子雜志的概念。究竟什么是電子雜志,目前在網絡上傳播的雜志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
第一種是傳統雜志的電子化、網絡化,即把已經出版的印刷媒體做成電子版。如Xplus平臺上的《南方任務周刊》及QQ網絡雜志平臺上的大多數雜志等。這種網絡雜志在內容上與傳統雜志一致,僅僅穿上網絡雜志的外衣而已,沒有體現出網絡的優(yōu)勢,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傳統雜志發(fā)行渠道的延伸。
第二種是網絡媒體的雜志化。一些網站從海量的互聯網信息中篩選出精彩的內容經過編輯整理后定期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發(fā)給訂閱用戶。如天極網的各種周刊。這類網絡雜志的界面較為簡單,以文字內容為主,輔以少量的插圖,一般沒有多媒體效果。
以上兩種形式,可以說是電子雜志的前身。電子雜志的發(fā)展隨著計算機和網絡的更新換代,也迎來了電子雜志業(yè)的春天。一種全新的電子雜志在網絡和互動技術成熟的基礎上應運而生——通過互聯網進行出版,使用計算機設備閱讀,采用多媒體技術制作的電子雜志誕生了。這種電子雜志綜合了動畫、聲音、視頻、超鏈接及網絡交互等表現手段,效果猶如一本在計算機屏幕上翻開的雜志,文字、聲音與圖像相得益彰,內容豐富生動,再加上為讀者提供了便捷的電子索引、隨機注釋等,非常具有互聯網時代的氣息,被人譽為21世紀的代表性數字媒體,這也是本書將要討論的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