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總論
1.1 棉花育種技術進展
1.1.1 我國棉花育種技術的發(fā)展與品種的系統(tǒng)更換
1.1.2 我國棉花育種技術創(chuàng)新
1.1.3 棉花主要性狀的遺傳研究進展
1.2 棉花生產(chǎn)及育種中存在的問題
1.2.1 我國棉花產(chǎn)業(yè)中存在的問題
1.2.2 我國棉花育種中存在的問題
1.3 分子育種概念的提出
1.3.1 分子標記育種
1.3.2 轉基因育種
1.3.3 分子設計育種
主要參考文獻
第2章 棉花分子標記研究進展
2.1 分子標記種類及新型標記開發(fā)
2.1.1 分子標記的種類
2.1.2 新型標記開發(fā)
2.2 分 子標記群體類型及分析方法
2.2.1 分子標記群體類型
2.2.2 分子標記群體的分析方法
2.3 棉花遺傳圖譜構建
2.3.1 如何構建分子連鎖圖譜
2.3.2 陸海種間遺傳圖譜研究進展.
2.3.3 陸地棉種內(nèi)遺傳圖譜研究進展
2.3.4 棉花分子標記連鎖群的染色體定位
2.4 重要性狀的QTL定位
2.4.1 纖維產(chǎn)量性狀的QTL定位
2.4.2 纖維品質性狀的QTL定位
2.4.3 抗病性狀的QTL定位
2.4.4 其他性狀的QTL定位
主要參考文獻
第3章 棉花基因工程
3.1 應用于棉花的主要基因及其遺傳轉化載體構建
3.1.1 現(xiàn)代基因分離策略和克隆技術及應用原則
3.1.2 重要基因的克隆及在棉花轉基因育種中的應用
3.1.3 遺傳轉化載體系統(tǒng)
3.2 棉花細胞工程
3.2.1 棉花細胞工程的研究歷史與現(xiàn)狀
3.2.2 實驗室設備及一般技術
3.2.3 原生質體培養(yǎng)和體細胞雜交
3.2.4 外植體的選擇和滅菌
3.2.5 棉花體細胞胚胎發(fā)生與植株再生
3.3 棉花轉基因技術發(fā)展
3.3.1 棉花規(guī)模化轉基因技術體系平臺建設及其應用
3.3.2 高效、安全轉基因技術的研究進展
3.3.3 其他有應用價值的轉化手段
3.3.4 其他轉化技術及各轉化技術的比較
3.4 轉基因材料的篩選
3.4.1 標記基因篩選
3.4.2 轉基因材料的抗性鑒定
3.4.3 轉基因材料的遺傳特征及穩(wěn)定性分析
3.5 轉基因技術體系平臺建設
3.5.1 轉基因技術體系平臺建設概況
3.5.2 主要技術指標
3.5.3 主要服務對象
3.6 棉花轉基因新材料創(chuàng)制
3.6.1 轉化再生植株的移栽
3.6.2 再生植株的分子檢測
3.6.3 轉基因材料的創(chuàng)制概況
3.6.4 轉 基因材料在生產(chǎn)中存在的問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4章 棉花分子聚合育種進展
4.1 棉花分子標記輔助選擇
4.1.1 遺傳標記的類型及其特點
4.1.2 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的基本原理及其特點
4.1.3 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的基本方法
4.1.4 棉花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的意義
4.1.5 棉花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的研究進展
4.1.6 影響分子標記輔助選擇(MAS)的因素
4.1.7 棉花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的基本策略
4.1.8 棉花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存在的問題及展望
4.2 轉基因抗蟲棉花新品種培育
4.2.1 用于抗蟲研究的重要基因
4.2.2 抗蟲基因的遺傳與表達
4.2.3 轉基因抗蟲棉的生理特性及生長規(guī)律研究
4.2.4 抗蟲基因對棉花農(nóng)藝性狀的影響
4.2.5 抗蟲基因對棉花纖維品質性狀的影響
4.2.6 轉基因抗蟲棉新品種培育
4.2.7 轉基因抗蟲棉新品種的應用
4.3 分子聚合培育高產(chǎn)、優(yōu)質、多抗棉花新品種
主要參考文獻
第5章 轉基因棉花安全評價
5.1 安全評價內(nèi)容和要求
5.1.1 安全評價的目的
5.1.2 安全評價的原則
5.1.3 安全評價的內(nèi)容
5.1.4 各階段安全評價的要求
5.2 轉Bt基因棉花安全性研究進展
5.2.1 對棉鈴蟲控制作用
5.2.2 對主要害蟲種群動態(tài)的影響
5.2.3 對自然天敵的影響
5.2.4 對棉田節(jié)肢動物群落的影響
5.2.5 不同種植條件下轉Bt基因棉對節(jié)肢動物群落的影響
5.3 轉Bt+CpTI基因棉花安全性研究進展
5.3.1 對棉鈴蟲的控制作用
5.3.2 對主要非靶標害蟲的影響
5.3.3 對棉田節(jié)肢動物群落結構的影響
5.3.4 對自然天敵的影響
5.3.5 外源基因導入對棉株體內(nèi)生化物質含量的影響
5.3.6 對土壤微生物的影響
5.3.7 外源基因漂移的研究
5.4 轉基因抗除草劑棉花安全性研究進展
5.4.1 對草甘膦的耐藥性
5.4.2 對棉田節(jié)肢動物群落的影響
5.4.3 對主要害蟲種群動態(tài)的影響
5.4.4 對主要天敵種群動態(tài)的影響
5.4.5 對棉田主要病害的影響
主要參考文獻
第6章 棉花分子育種展望
6.1 棉花結構基因組
6.1.1 棉花遺傳圖譜
6.1.2 棉花物理圖譜
6.2 棉花功能基因組學
6.2.1 棉花功能基因組學研究的遺傳材料
6.2.2 功能基因組學的主要研究手段
6.2.3 新一代測序技術在棉花轉錄組學研究中的應用
6.2.4 棉花蛋白組學研究進展
6.3 棉花全基因組測序
6.3.1 棉花基因組測序的意義
6.3.2 棉花基因組測序的策略
6.3.3 棉花細胞質基因組
6.3.4 棉花基因組學的最新進展
6.4 新基因的挖掘與利用
6.4.1 新型抗蟲基因
6.4.2 抗病相關基因
6.4.3 抗逆相關基因
6.4.4 纖維品質和產(chǎn)量相關基因
6.4.5 棉花內(nèi)源基因的分離和應用
6.5 轉基因新技術
6.5.1 基因疊加
6.5.2 TALEN靶向基因敲除
6.5.3 納米基因載體轉化法
6.6 棉花分子設計育種
6.6.1 目前分子育種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6.6.2 棉花分子育種的發(fā)展方向
6.6.3 棉花分子育種未來發(fā)展任務
6.6.4 分子育種技術平臺的建立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