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46 元
叢書名:普通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
當前圖書已被 1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張丹玨 編
- 出版時間:2016/6/1
- ISBN:9787113218089
- 出 版 社:中國鐵道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TP317.1
- 頁碼:311
- 紙張:輕型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本書適合普通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使用,也可作為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的輔導用書,對職場人士提高辦公軟件應用水平亦大有幫助。
在內(nèi)容編排上側(cè)重于應用,用案例將知識點進行串聯(lián),以期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實踐動手能力的目的。
本書作為“普通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之一,系統(tǒng)地介紹了Office2010中的Word、Excel和PowerPoint三大常用組件的使用,在內(nèi)容編排上側(cè)重于應用,用案例將知識點進行串聯(lián),以期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實踐動手能力的目的。
全書共有三章,分別為:文字處理軟件Word2010、表格處理軟件Excel2010和演示文稿軟件PowerPoint2010。
本書的特點如下:
參考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考試大綱(2013年版),并結合Office2010三大常用組件的特點編寫而成。
每章都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選取生活和工作中的常用案例進行實踐,幫助讀者更深地理解和掌握Office2010辦公軟件的高級應用。
為了拓寬讀者的知識面,介紹了3個附錄:算法與數(shù)據(jù)結構基礎、程序設計與軟件工程基礎和數(shù)據(jù)庫設計基礎。
凝聚多位一線教師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和心得。本書的編寫人員是多年從事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和等級考試培訓的優(yōu)秀教師,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教學培訓經(jīng)驗,善于總結,勤于實踐。
本書適合作為普通高等院校各專業(yè)學習辦公軟件高級應用的教材,也可作為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的輔導用書和計算機愛好者的自學用書。
本書由張丹玨任主編,施慶、張文曉任副主編,顧順德任主審,其中第1章和附錄A由張丹玨編寫,第2章和附錄C由施慶編寫,第3章和附錄B由張文曉編寫。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得到了許多老師的大力支持和熱情幫助,中國鐵道出版社對本書的出版給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于時間倉促,加之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疏漏或不足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以便及時修改和完善。
編者
2016年3月
張丹玨,碩士,講師,上海杉達學院計算機基礎教學部副主任,主講課程為《計算機文化基礎》、《多媒體技術》、《數(shù)據(jù)庫》、《網(wǎng)頁制作》、《VB程序設計》、《辦公軟件高級應用》。
第1章 文字處理軟件 Word 2010 1
1.1 Word 2010概述 1
1.1.1 用戶界面 1
1.1.2 選項卡 2
1.1.3 文檔的新建與保存 3
1.1.4 文檔打開與打印 5
1.1.5 文檔的保護 6
1.2 文檔編排和版面設計 9
1.2.1 文本編輯 9
1.2.2 段落設置 15
1.2.3 對象插入 16
1.2.4 版面設計 28
【范例】簡介 32
【范例】招聘啟事 36
1.3 表格與圖表 38
1.3.1 表格創(chuàng)建與編輯 38
1.3.2 文本與表格的轉(zhuǎn)換 39
1.3.3 插入外部表格 40
1.3.4 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處理 40
1.3.5 圖表的創(chuàng)建與編輯 42
【范例】請購單 44
【范例】簡歷 46
【范例】成績分析圖表 48
1.4 郵件合并 51
1.4.1 郵件的合并過程 52
1.4.2 合并規(guī)則 52
1.4.3 中文信封 53
【范例】錄取通知書 54
【范例】邀請函 55
【范例】工作證 56
1.5 樣式與引用 58
1.5.1 樣式 58
1.5.2 腳注與尾注 60
1.5.3 題注 61
1.5.4 書簽 62
1.5.5 索引 62
1.5.6 交叉引用 63
【范例】專業(yè)介紹 63
【范例】講義 66
1.6 長文檔排版 68
1.6.1 多級列表 68
1.6.2 文檔導航 69
1.6.3 目錄 70
1.6.4 封面 71
1.6.5 批注和修訂 72
1.6.6 比較與合并文檔 74
【范例】計劃書 74
【范例】發(fā)言稿 76
1.7 綜合應用:論文排版 77
1.7.1 論文的基本結構 78
1.7.2 版面要求 80
1.7.3 格式要求 80
【范例】畢業(yè)論文排版 81
第2章 表格處理軟件Excel 2010 88
2.1 Excel 2010基礎 88
2.1.1 基本操作 89
2.1.2 工作簿與工作表 90
2.1.3 輸入和編輯 92
2.1.4 復制和粘貼 93
2.1.5 區(qū)域和表格 94
2.1.6 視圖 96
【范例】數(shù)據(jù)輸入 99
【范例】下拉菜單制作 99
【范例】自動填充序列 100
2.2 工作表格式化 102
2.2.1 單元格格式設置 102
2.2.2 樣式設置 103
2.2.3 頁面布局 107
【范例】商品銷售統(tǒng)計 111
2.3 公式與函數(shù)基礎 115
2.3.1 認識公式與函數(shù) 115
2.3.2 公式中的常量與運算符 118
2.3.3 單元格引用 120
2.3.4 名稱的使用 122
2.3.5 數(shù)組公式 126
2.3.6 常見錯誤及處理 128
2.3.7 循環(huán)引用及公式審核 131
【范例】訂單折扣計算 133
【范例】還款數(shù)額計算 134
2.4 常用函數(shù) 134
2.4.1 日期和時間函數(shù) 135
2.4.2 邏輯與信息函數(shù) 139
2.4.3 數(shù)學與三角函數(shù) 142
2.4.4 統(tǒng)計函數(shù) 149
2.4.5 文本函數(shù) 158
2.4.6 引用和查找函數(shù) 163
2.4.7 財務函數(shù) 167
【范例】員工統(tǒng)計表 170
【范例】配件銷量表 172
【范例】學生成績表 175
2.5 圖表 177
2.5.1 圖表結構 178
2.5.2 圖表類型 179
2.5.3 圖表操作 180
2.5.4 迷你圖 185
【范例】書籍銷售圖表 186
【范例】變化趨勢迷你圖 188
2.6 數(shù)據(jù)分析與處理 189
2.6.1 數(shù)據(jù)導入 189
2.6.2 數(shù)據(jù)合并 191
2.6.3 數(shù)據(jù)排序 192
2.6.4 數(shù)據(jù)篩選 192
2.6.5 分類匯總 193
2.6.6 數(shù)據(jù)透視表及數(shù)據(jù)透視圖 194
2.6.7 模擬分析 196
【范例】排序與分類匯總 201
【范例】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 203
【范例】模擬分析 206
2.7 宏的簡單應用 211
2.7.1 錄制宏 211
2.7.2 執(zhí)行宏 213
2.7.3 刪除宏 213
【范例】格式化宏設置 213
【范例】打印宏設置 214
2.8 綜合應用:訂單統(tǒng)計 215
第3章 演示文稿軟件PowerPoint 2010 221
3.1 PowerPoint 2010概述 221
3.1.1 PowerPoint的啟動和退出 221
3.1.2 工作界面 222
3.1.3 視圖模式 226
3.2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228
3.2.1 新建演示文稿 228
3.2.2 幻燈片版式應用 231
3.2.3 插入和刪除幻燈片 231
3.2.4 復制和移動幻燈片 232
3.2.5 編輯幻燈片中的文本信息 232
【范例】計算機培訓講義 233
3.3 演示文稿中對象的使用 234
3.3.1 圖片 234
3.3.2 剪貼畫 239
3.3.3 新建相冊 239
3.3.4 形狀 240
3.3.3 SmartArt圖形 242
3.3.6 表格 245
3.3.7 圖表 246
3.3.8 藝術字 247
3.3.9 音頻和視頻 249
【范例】課件制作 250
3.4 演示文稿的美化與修飾 252
3.4.1 使用主題 252
3.4.2 設置背景格式 254
3.4.3 使用母版 256
【范例】圖片欣賞1 259
3.5 演示文稿的交互設置 260
3.5.1 超鏈接的設置 260
3.5.2 幻燈片的切換效果 261
3.5.3 對象動畫的設置 262
【范例】圖片欣賞2 264
3.6 演示文稿的放映與輸出 265
3.6.1 幻燈片的放映設置 265
3.6.2 演示文稿的輸出 267
3.6.3 演示文稿的打印 268
3.7 綜合應用:景點宣傳 268
附錄 271
附錄A 算法與數(shù)據(jù)結構基礎 271
附錄B 程序設計與軟件工程基礎 292
附錄C 數(shù)據(jù)庫設計基礎 301
參考文獻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