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為配套曼昆《經濟學原理》而編寫的中國經濟案例,每章配套1-2個案例,全書共收錄51個案例。案例材料來自現(xiàn)實中國經濟發(fā)展中的熱點問題或經典的歷史事件及文獻,作者為每個案例撰寫了導讀,并針對每個案例材料采用對應章節(jié)的經濟理論進行分析。本書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實踐性,所選材料全部來自中國經濟實踐,大多數(shù)是近年來發(fā)生的熱點事件,如共享單車、離婚買房、生育二胎、網(wǎng)紅等;二是針對性,每個案例對應《經濟學原理《的一個知識點,并運用該知識點進行經濟理論剖析。本書內容適合經濟學或管理學專業(yè)同學學習《經濟學原理》課程參考,也適合有經濟學興趣的讀者自學或修讀經濟學時閱讀。
為什么人們不愿生二胎?
免費的高速公路帶來便利了嗎?
產假延長:職場女性的福利還是壓力?
犧牲了效率,剩下的就是公平嗎?
延遲退休會增加失業(yè)嗎?
雙十一真的讓你狂歡了嗎?
蘋果公司把生產線搬回美國可行嗎?
加班還是休假?
……
在書中,你會看到對這些現(xiàn)象的經濟學解讀,原來經濟學也可以這樣有趣!
前 言
與其他社會科學不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內高校的經濟學教學普遍采用國外經典的經濟學原版教材或其中譯本,這對中國大學生系統(tǒng)掌握西方經濟學理論,與國際經濟學界緊密接軌大有好處。我們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多年來一直采用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作為經濟學與管理學專業(yè)大學一年級的基礎課教材,效果也比較好。但我們承擔經濟學原理教學的教師一直覺得有一個遺憾,就是國外經濟學教材中的案例幾乎全是西方的。這對大學一年級的中國學生來說,非常不利于他們結合中國經濟發(fā)展的現(xiàn)實問題理解經濟學原理;反之,也不利于他們運用經濟學原理分析和解決中國的現(xiàn)實經濟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經濟學原理課程組一直打算編寫一套與西方經濟學配套的中國案例。
非常幸運的是,2016年,我們的這個設想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學課程教學改革項目的支持。學校和學院非常支持我們的案例編寫工作,不僅給予經費支持,而且通過中期評估組織專家對項目提出許多建設性和指導性的意見,對案例的選取和分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整個的案例編寫過程中,課程組全體教師和助教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和主觀能動性,年輕的學者們敏銳地捕捉這個時代中國經濟的脈搏,并給出了富有才華的解析。其中既有諸如生二胎、離婚買房、雙十一狂歡等特定階段的特殊現(xiàn)象,又有諸如高速公路免費、樂視資金鏈危機、延遲退休等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還有諸如網(wǎng)紅、專車、共享單車、比特幣等極其新鮮的事務。
全書共包括52個案例,每個案例包括三部分:一是案例導讀,概述該案例針對的是本部分教學內容中的哪些知識點,引導學生閱讀案例時帶著問題思考;二是案例分析,針對所選中國經濟材料運用本部分知識點進行剖析;三是選取的分析背景材料。其中的背景材料絕大部分來自近年來媒體報道的中國經濟發(fā)展中的熱點問題,少部分來自中國歷史上的經典事件或文獻,總之完全是中國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作為經濟學教改項目的成果之一,并非是為了編寫案例而編寫,我們的目的是通過這個配套案例啟發(fā)學生運用西方經濟學理論思考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問題。案例編寫后,課程組按照教學進度逐篇發(fā)給授課班級的同學學習,并采取科學的方法檢驗學習效果。這種安排不僅深受同學們的歡迎,還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許多同學也加入到案例編寫中來。所以,本書中的部分案例是吸收了同學們的案例習作材料并修改后形成的。
需要感謝的是參與本書編寫的九位博士生助教,他們是欒強、張珺涵、文俊涵、周仕盈、張翕、劉通、何東偉、范嬌嬌、梅奕欣,他們的經濟學才華和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構成了本書重要的基礎。
還需要感謝的是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唐寧玉教授、教務辦的張曉麗老師、康聰娟老師,他們對案例的編寫和整個教改項目的進行給予了極大的支持。
羅守貴
2018年1月25日于上海交通大學
羅守貴,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應用經濟系主任,經濟學原理課程責任教授。多次獲得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最受研究生歡迎的教師和最受本科生歡迎的教師稱號。1998-2001年在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01-2003年在復旦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2007-2008年受安泰海天計劃資助在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訪問研究,2013-2014年受中國留學基金資助在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訪問研究。國家社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主持國家社科、國家自科和省部級以上課題30余項,發(fā)表學術論文和論著(含合作)100余篇(部)。8次獲得上海市決策咨詢優(yōu)秀成果獎,同時獲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上海市哲學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全國優(yōu)秀青年圖書獎等多項學術獎勵。
目錄
第一篇 市場如何運行1
案例1: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供求的力量1
案例2: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能暢銷表明需求定理是錯誤的嗎?6
案例3:茅臺酒限供的背后供給與需求的市場力量9
案例4:為什么人們不愿生二胎?12
案例5:上海離婚買房者擠爆民政局現(xiàn)象分析16
案例6:化妝品消費稅的減免意味著什么?20
案例7:政府政策與供求關系最貴的鐵皮24
第二篇 市場和福利30
案例1:犧牲了效率,剩下的就是公平嗎號販子現(xiàn)象的經濟學解釋30
案例2 : 雙十一真的讓你狂歡了嗎?34
案例3:中美貿易關鍵在于發(fā)揮各自比較優(yōu)勢38
案例4 : 奢侈品真的這么貴嗎?41
案例5 : 中國關稅調整對海淘意味著什么?45
第三篇 公共部門經濟49
案例1:碳排放權交易控制負外部性的積極嘗試49
案例2:限塑令的效應53
案例3:免費的高速公路帶來便利了嗎?57
案例4:環(huán)保稅將取代排污費成為保護環(huán)境的新著力點61
第四篇 企業(yè)行為與產業(yè)組織65
案例1:從成本角度看電商商務模式65
案例2:蘋果公司把生產線搬回美國可行嗎?70
案例3:可變乎?不變乎小面館對廠商理論的啟示74
案例4:中國的移動通信服務是否存在超額利潤?78
案例5:轉售價格限定醫(yī)療器械行業(yè)的痛點81
案例6:互聯(lián)網(wǎng)視頻行業(yè)典型的壟斷競爭市場85
案例7:網(wǎng)紅的勝利網(wǎng)紅經濟的背后88
案例8:滴滴優(yōu)步神州專車合作與競爭,終將何去何從?93
案例9:百草味在寡頭競爭中的表現(xiàn)99
案例10:電商寡頭之間的戰(zhàn)爭102
第五篇 勞動市場經濟學及消費者選擇106
案例1:中國制造2025應對勞動力結構的挑戰(zhàn)106
案例2:產假延長:職場女性的福利還是壓力?110
案例3:超級明星帶來的思考114
案例4:題中題從分配角度看應試制度118
案例5:加班還是休假?123
案例6:共享單車消費新風尚127
第六篇:宏觀經濟學數(shù)據(jù)132
案例1:中國GDP結構的變化132
案例2:炸醬面證明不了購買力平價理論137
案例3:新技術新增長新生活141
案例4:食品占比下降,中國CPI構成權重趨于成熟145
第七篇 長期中的真實經濟149
案例1:4萬億刺激經濟計劃與產能過剩149
案例2:中國高儲蓄率之謎152
案例3:小小余額寶撬動中國大金融160
案例4:從談判勢力看勞動法兼議修改《勞動合同法》之爭165
案例5:延遲退休會增加失業(yè)嗎?169
案例6:上調失業(yè)保險金標準的利弊分析172
第八篇 長期中的貨幣與物價176
案例1:中國的法定存款準備金制度176
案例2:比特幣會成為未來的貨幣嗎?181
案例3:貨幣政策、供給側改革與通貨膨脹186
第九篇 開放經濟的宏觀經濟學189
案例1:在開放中謀增長189
案例2:貿易保護之美韓牛肉風波193
案例3: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與WTO反傾銷196
第十篇 短期經濟波動199
案例1:談談中國經濟衰退跡象199
案例2:危機中的狂歡由雙寬松經濟政策誘發(fā)的地方財政擴張203
案例3:中國的通貨膨脹與失業(yè)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