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北京與文化書寫:北京題材影視劇研究(1978-2018)
 
		
	
		
					 定  價:89 元 
					
				 
				 
				  
				
				   
				 
				  
				
						
								
									當(dāng)前圖書已被 2 所學(xué)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xì)
								 
							 
							
							
								
							
				 
	
				
					
						- 作者:張慧瑜
 - 出版時間:2018/12/1
 
						- ISBN:9787520134729
 
						- 出 版 社:社會科學(xué)文獻(xiàn)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J905.2 
  - 頁碼: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
 - 開本:16開
 
				
					 
					
			
				
  
   
 
	 
	 
	 
	
	
	
		
		《城市北京與文化書寫北京題材影視劇研究(1978-2018)》系北京文化研究叢書之一種。本書稿主要研究80年代以來的北京題材影視劇,總結(jié)出北京文化符號的三種表現(xiàn)形態(tài):一是老北京、民國北京,主要是新中國成立前的北京歷史與文化形象,如胡同、四合院等空間;二是革命北京、紅色北京,主要是50年代到70年代與社會主義北京有關(guān)的歷史記憶和城市空間,如大雜院、家屬樓、頑主的大院;三是現(xiàn)代北京、國際之都,也就是與紐約、東京、香港等相并列的國際大都市。圍繞著這樣三種表現(xiàn)形式,產(chǎn)生了大量的影視劇作品,這些不同的歷史敘述空間塑造出不同的北京文化形象,而這些北京形象在不同時代的流行也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文化心理。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梳理新時期以來北京的城市文化符號建構(gòu)脈絡(luò),整合不同的北京文化形象,為北京題材影視劇的創(chuàng)作提供歷史和文化依據(jù)。
		
	
張慧瑜,男,1980年生于山東,北京大學(xué)博士,現(xiàn)為北京大學(xué)新聞與傳播學(xué)院,研究員、助理教授。研究領(lǐng)域為影視文化、媒介批評和大眾文化研究。出版專著有《歷史魅影:中國電影文化研究》(中國電影出版社,2015)、《視覺現(xiàn)代性:20世紀(jì)中國的主體呈現(xiàn)》(人民出版社,2012)等。近些年在《讀書》、《開放時代》、《電影藝術(shù)》、《文藝研究》、《人民日報》、《南風(fēng)窗》、《二十一世紀(jì)》(香港)、《臺灣社會研究季刊》(臺灣)等發(fā)表文章200余篇。曾獲2016年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xué)會第九屆學(xué)會獎著作類(專著)一等獎、2014年中國電影金雞獎理論評論獎?wù)撐娜泉、第一屆華語電影研究優(yōu)秀論文二等獎。擔(dān)任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理論評論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影評論學(xué)會理事、中國臺港電影研究會香港電影委員會委員。2015年至2016年在美國加州大學(xué)圣迭戈分校文學(xué)系從事訪問研究工作。
導(dǎo) 論 城市空間與文化主體
  第一節(jié) 中國城市研究反思
  第二節(jié) 三種北京記憶與三個時代
  第三節(jié) 城市空間的雙重轉(zhuǎn)型
第一章 城南舊事:歷史重述與80年代的北京故事
  第一節(jié) 民國北京的重現(xiàn)與兩種老北京的故事
  第二節(jié) 待業(yè)青年與大雜院空間
  第三節(jié) 頑主的自我意識及歷史任務(wù)
  第四節(jié) 被遺忘的空間:《鄰居》與單位制
第二章 陽光燦爛的日子:消費(fèi)主義時代的北京景觀
  第一節(jié) 頑主的精神構(gòu)成:姜文電影與馮氏喜劇
  第二節(jié) 文化隱喻:現(xiàn)當(dāng)代歷史劇、帝王劇與商戰(zhàn)劇的流行
  第三節(jié) 平民北京的視野
  第四節(jié) 從都市邊緣人到平民北京:第六代電影中的北京形象
第三章 北京愛情故事:青春故事與雙重北京空間
  第一節(jié) 青春劇的嬗變:從勵志劇到腹黑劇
  第二節(jié) 青春去哪兒:屌絲逆襲故事與反青春的青春片
  第三節(jié) 江湖的消逝,后宮的浮現(xiàn)
  第四節(jié) 民國史觀與北平故事
第四章 父親的位置與兩個時代的參照
  第一節(jié) 無法真正歸來的父親
  第二節(jié) 歷史的闖入者
  第三節(jié) 借老炮兒之眼與父親的角色
  第四節(jié) 父親的審視與兩個時代的沖突
結(jié) 語 京滬雙城對照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