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所收論文,按內容分為四編:
1、典章制度編所收10篇論文,可以分為兩類:一是研究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度的文章,二是研究魏晉南北朝清濁官制的文章,如魏晉貴勢壟斷秘著新論,蕭梁官班制的淵源、創(chuàng)立原因及其性質,周氏以降,選無清濁辨等等。
2、社會經濟編所收7篇論文,主要涉及東吳時期的地方大姓,東吳人口問題,兩晉時期消費及其對社會經濟的影響,魏晉南北朝時期商業(yè)、手工業(yè)的發(fā)展狀況與技術水平,其中不乏作者的獨到見解。
3、歷史人物編所收7篇論文,研究對象涉及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家(謝安)、改革家(文明馮太后)、思想家(嵇康)、畫家與雕塑家(戴逵),以及奸臣、宦官(黃皓、宗愛、劉騰)等各類歷史人物。文章對他們的生平事跡和歷史功過作了實事求是的敘述與評價,揭示了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性格愛好與理想追求。
4、中原歷史編所收5篇論文,內容涉及官渡之戰(zhàn)的地望,曹魏時期南陽郡領縣數目辨正,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城市與聚落的變遷。這些文章既有對具體史實的細致考證,也有對較長時段中原歷史發(fā)展演變的宏觀闡釋,從不同側面展示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qū)的歷史風貌。
(一)典章制度編
1、試論九品中正制從萌芽到確立的歷史演變
2、關于九品中正制九品等級的一點意見
3、《司馬芳殘碑》碑陰題名中所列中正試釋
4、州郡皆置中正與晉宣帝加置大中正辨正
5、魏晉清官探源:貴勢壟斷秘著新論
6、兩晉時期的喪禮實踐與中正清議
7、略論南朝寒人勢力的興起以宋齊時期寒人躋身上品為中心
8、蕭梁官品制度的淵源、創(chuàng)立原因及性質考辨
9、北魏中正職權考略
10、周氏以降,選無清濁辨
(二)社會經濟編
11、吳四姓非東吳四姓辨
12、東吳人口問題初探
13、兩晉時期的消費及其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14、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商品構成與經營方式
15、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商業(yè)的曲折發(fā)展
16、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商業(yè)都會的興衰
17、魏晉南北朝時期冶鐵業(yè)的發(fā)展及其技術成就
(三)歷史人物編
18、竊權誤國的黃皓
19、人間臥龍嵇康
20、情系東山的風流宰相謝安
21、杰出的畫家、雕塑家戴逵
22、封建改革家馮太后
23、殺帝害王的宗愛
24、廢后戮相的劉騰
(四)中原歷史編
25、官渡之戰(zhàn)及其地望考釋
26、曹魏南陽郡領縣辨正
27、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城市與聚落的變遷
28、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豫商
29、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河南
附錄:當代中原史家與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