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開誠先生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文藝心理學、書法及戲劇等方面的研究,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文藝心理學、古文獻學和書法藝術等領域取得了突出成就。本書以傳統(tǒng)文化和古為今用古代詩歌書法藝術文藝心理學成才與成功閱歷與讀書為標題,呈現(xiàn)了作者在不同領域的成就及治學的心得體會。
金開誠先生專于文藝心理學及楚辭方面的研究,曾著有《文藝心理學論稿》《藝文叢談》等,于文藝鑒賞及領會頗多心得,在學術研究之余,這些心得總能反向助益于研究,這本書中所集文章,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地道出了作者的個中體會。
序金開誠先生(19322008)是我1978年到1984年在北京大學讀書時的老師。通常,應當是老師給學生寫序,表達前輩對后生論著的評價,可是,現(xiàn)在卻由學生來給老師的書寫序,這實在是很無奈的事情,因為金先生已經(jīng)于2008年去世,他的女公子舒年找到我,我當然義不容辭,只是想到要給過世的老師寫序,心里不免有些悵然。大家小書收入金開誠先生的論著,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依我的理解,所謂大家小書就是原本學問精深的大專家,放下身段用通俗淺近的文字,向讀者傳達他們的學問和關懷。對習慣了做專門學問的人來說,把文章寫得深入淺出并不容易,通常是深入易而淺出難,雖然都是大家,但能寫好小書,未必人人都行,倒是金開誠先生的文章,卻一以貫之的清晰明白,我想,這也許和他的文章理念有關。我上大學的時候,金開誠先生有幾句話給我印象很深,其中有一句話是關于如何讀書做學問的,他反復告訴我們,基礎在看,關鍵在想,落實在寫。這話當然有針對性,當年我讀的是古典文獻專業(yè),這個專業(yè)需要積累,不免有人強調,五十歲前盡讀天下書,不要寫文章,據(jù)說這還是老前輩黃侃的箴言,不知是否可靠。但金先生卻告訴我們說,首先當然要看,得廣泛而仔細地讀書,學無根底,天馬行空說大話,不是文獻專業(yè)的風格;但你看了之后又必須要想,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縱然讀了一肚皮書,不思不想就成了兩腳書櫥。進而你還要動手寫,不光是動手摘錄、撰寫提要、勤作札記,還要時時把自己的評論和分析寫出來,因為在寫作的過程中,常常會發(fā)現(xiàn)所思所想中有不那么清楚的關節(jié)所在。這就像讀外文書,乍一眼看去,仿佛大意都明白了,可真的一動筆翻譯,就發(fā)現(xiàn)處處是疙瘩。所以,寫作也是厘清思路,更不消說,在寫作之中常?梢栽偎荚傧,沒準兒還能想到更深的問題。而金開誠先生更重要的一句話,是他常常掛在嘴邊的文章是寫給別人看的。這句話至今還總在提醒我,他的意思是寫文章要考慮讀者理解,不能夾纏不清、自言自語。現(xiàn)在,有的學者寫文章繞來繞去,說事情顛三倒四,總喜歡把生澀的概念和夾生的理論,用糾結的文句寫出來,以為自己明白(其實自己也未必明白),別人就應該明白(別人就更不明白),所以,我最近在一個訪談中說,連白話都寫不好,真是愧對五四。五四提倡的白話文,不僅是現(xiàn)代的文學文體,也是現(xiàn)代的學術文體。在學術表達中,通俗不是庸俗,淺近不是淺薄,明白不等于沒深度,簡練也并不意味著沒內涵,并不是故弄玄虛就是高妙,也不是寫得生澀就真的深刻。記得近四十年前,金開誠先生曾經(jīng)自告奮勇,為1977級的古典文獻專業(yè)學生開寫作課,讓我們練習規(guī)范的寫作,讓我們撰寫精練的提要,讓我們互相批改作文,正是這種訓練讓我們逐漸形成以明白為第一要務的寫作方式。而金先生自己呢,大凡北京大學當年的學生都會有印象,他無論講課還是作文,都可以說是清晰明白的楷!,F(xiàn)在,再看他這些清晰明白的文章,我不由得想起當年在北京大學課堂里上寫作課時的情景,F(xiàn)在金開誠先生這本書要出版了,我就用當年學生的這些體會,權當這本小書的序文,希望讀者能夠了解這些大家,當年還關心文章寫法,而他的這本小書,也是一種好文風的示范。葛兆光2017年3月15日于上海
金開誠(19322008),原名金申熊,江蘇無錫人,祖籍江蘇吳縣(今蘇州)。著名學者,歷任北京大學副教授、教授,九三學社第七屆中央委員、中央執(zhí)行局委員、宣傳部部長,是第六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第七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中華文化學院副院長,華夏文化紐帶工程副主席。專于文藝心理學及楚辭研究。著有《文藝心理學論稿》、《藝文叢談》,編注有《楚辭選注》等。
文化的定義及其載體 傳統(tǒng)文化的解釋和古為今用 人文素質與傳統(tǒng)文化 天時地利人和 談談孟子的性善說 亦莊亦諧說四八
詩與文化隨想 《屈原辭研究》前言 談談《屈原集校注》的編撰 杜詩想象釋例 古詩用典談錄 學詩閑談
略談中國書法與傳統(tǒng)文化 再談中國書法與傳統(tǒng)文化 學書未成 書法能不能速成 雜談書法藝術
談談感知覺記憶 感知覺與藝術欣賞 談談藝術默契 通感與藝術欣賞答問
從讓梨說起 答讀書破多卷,下筆為何難 艱苦磨煉與成才成功 成功者的學習與創(chuàng)造 學歷與學問
愛國情深憶先君 教學生涯述略 講課藝術與服務到心 戲說半夜讀書 小書可起大作用
編后記懷念我親愛的外公金開誠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