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公共精神建立在公共組織(政府)與個體民眾之間的政治權益聯系與文化價值聯系基礎上,F代公共精神的重塑,關鍵在于制度建設和文化建設互為支撐并形成國民共同體的凝聚力。
《現代公共精神的重塑:來自監(jiān)利的報告》對監(jiān)利人民在“東方之星”客輪翻沉事件中所展現出的公共精神進行討論,試圖辨識政治凝聚紐帶與文化凝聚紐帶如何把公共組織(政府)與個體民眾密切聯結起來,其所揭示的公共精神的本質如何貫穿于監(jiān)利公共精神的建構當中。監(jiān)利公共精神對當今構建中國公共倫理和公共精神具有較大參考價值。
2015年6月1日晚,載有456名乘客的“東方之星”客輪在長江監(jiān)利段翻沉(簡稱“6·01”事件)。事件發(fā)生后,160多萬監(jiān)利人民齊心協(xié)力,從黨員干部到普通市民,從企業(yè)家到個體工商戶,從私家車到出租車,紛紛加入志愿者行動,展現出監(jiān)利人民的大義、大愛、責任和擔當。
監(jiān)利人民在“東方之星”客輪翻沉事件的救助中所表現出來的公共精神,與人們對當前社會公共生活缺乏意義的集體焦慮以及物欲主義、消費主義造成公共社會環(huán)境“世風日下”的普遍憂慮形成鮮明的對照,人們驚異于監(jiān)利人民在公共危機面前所呈現出來的“監(jiān)利力量”和“小城大愛”,那么蘊含于監(jiān)利人的那種公共精神的底蘊是什么?其鮮明的時代印記是什么?對當前中國社會公共精神的重塑具有什么啟示意義?
前言
一 公共領域的內聚力與現代公共精神
(一)政治與文化的聯結紐帶
(二)公民共同體的公共精神
(三)公共領域轉型與公共精神演變
二 社會轉型與社會組織結構變化
(一)社會轉型
(二)社會組織結構變化
三 政府治理轉型與服務型政府建設
(一)政府治理轉型
(二)服務型政府建設
四 公共組織(政府)與個體的權益關聯和價值關聯
(一)政府能力建設
(二)行政倫理與公共精神
五 社會組織對現代公共精神的建構作用
(一)社會組織與公共組織(政府)的制度化關系
(二)現代社會組織的治理意義
六 基于政治與文化聯系的現代公共精神內涵
(一)公共精神的政治關聯
(二)公共精神的文化關聯
七 現代公共精神的重塑:監(jiān)利的啟示和示范意義
(一)公共生活方式與公共精神
(二)現代公共精神的建構含義
附錄 地方政府治理現代化調查問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