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與社會轉型》以馬克思、恩格斯人的需要理論為邏輯起點,從理論層面探討了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社會合意性轉型的機理,采用大歷史、長時段的研究范式,考察了1840年以來中國社會轉型螺旋式推進的歷史進程、當前中國社會轉型的動力系統(tǒng)和總體發(fā)展趨勢,分階段考察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基本公共服務體制變遷與社會轉型的互動關系。從新時代我國社會合意性轉型對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新要求、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宏觀制度環(huán)境培育和基本框架建設等方面,探討了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與社會轉型良性互動的可能路徑。
丁忠毅,法學博士,政治學博士后,四川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研究青年項目等省部級課題5項。在《民族研究》《社會科學戰(zhàn)線》《思想戰(zhàn)線》《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等雜志發(fā)表論文30余篇,1項成果獲得第四屆全國民族研究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5項成果獲得省級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
緒論
一 選題背景
二 研究意義
三 研究現狀述評
四 核心概念界定
五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六 可能的創(chuàng)新點與不足之處
第一章 社會合意性轉型:基本條件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價值
第一節(jié) 社會合意性轉型的基本條件
一 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現代轉型
二 政治有效性的持續(xù)供給
三 經濟發(fā)展方式的切實轉變
四 民眾政治社會心理與社會轉型的適應性
第二節(jié)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對促進社會合意性轉型的重要價值
一 以政治社會權利均衡強化民眾認同和支持
二 以提高政治合法性改善政治有效性
三 以社會投資驅動經濟社會包容共享發(fā)展
四 以社會福利觀念轉型帶動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轉型與戰(zhàn)略優(yōu)化
第二章 中國社會轉型的演進階段、動力系統(tǒng)及總體趨勢
第一節(jié) 近代以來中國社會轉型的螺旋式推進
一 現代轉型的啟動與道路選擇:1840-1949年
二 傳統(tǒng)社會主義模式下的探索:1949-1978年
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與實踐:1978年至今
第二節(jié) 當前中國社會轉型的動力系統(tǒng)
一 當前中國社會轉型的外部驅動力
二 當前中國社會轉型的內生動力
第三節(jié) 當前中國社會轉型的總體發(fā)展趨勢
一 以黨的自身建設引領社會合意性轉型
二 以發(fā)展方式轉型升級促進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三 以基本公共服務為核心的社會建設作為
社會合意性轉型的基礎性戰(zhàn)略
……
第三章 1949年以來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與社會轉型
第四章 基本公共服務非均等供給對社會合意性轉型的阻礙及均等化戰(zhàn)略的推進
第五章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與社會轉型良性互動的路徑思考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