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統地闡述了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的產生背景、學科體系、理論方法、關鍵技術以及主流應用系統。全書內容包括:近現代制造業(yè)的發(fā)展歷程、制造技術進步的典型事件和關鍵人物;數字設計與制造技術產生的背景、發(fā)展歷史、學科體系及其系統組成;產品數據在計算機中的表示與處理方法;產品數字化造型技術及其主流軟件;數字化仿真、有限元分析和虛擬樣機技術;計算機輔助工藝規(guī)劃技術、成組技術以及數控加工技術;逆向工程與快速原型制造技術;產品數字化開發(fā)的集成技術。本書內容新穎、體系結構完整、系統性強,力求反映產品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的全貌和*新發(fā)展動態(tài)。全書注重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闡述,提供不少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的應用案例,并附有一定數量的思考題和習題。
制造業(yè)是人類文明的重要基石,人類的文明史也是制造業(yè)的發(fā)展史與進步史。20世紀中葉以來,計算機、微電子、網絡等信息技術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制造業(yè)的本來面貌,它們?yōu)橹圃鞓I(yè)提供了嶄新的技術手段,同時也對制造業(yè)的發(fā)展提出了重大挑戰(zhàn)。目前,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制造企業(yè)生產運營的各個層面,其理論研究、產品開發(fā)及工程應用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企業(yè)、一個地區(qū)乃至一個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志。
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在傳統的計算機圖形學、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計算機輔助工程分析等技術的基礎上,形成了產品數字化設計技術群;在數控加工、計算機輔助工藝規(guī)劃、成組技術和增材制造等技術的基礎上,形成了數字化制造技術群;在物料需求計劃、制造資源計劃、產品數據管理、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企業(yè)資源計劃和制造執(zhí)行系統等技術的基礎上,形成了數字化管理技術群。數字化設計、數字化制造與數字化管理技術相互交叉、融合和集成,構成產品數字化開發(fā)的集成環(huán)境與創(chuàng)新平臺,成為提升產品研發(fā)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動制造業(yè)進步的不竭動力。
制造業(yè)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工業(yè)化國家都高度重視制造業(yè)的發(fā)展。近年來,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yè)機器人、工業(yè)互聯網和工業(yè)4.0風起云涌,以智能制造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業(yè)革命輪廓初現,制造業(yè)開始進入“智能制造”時代,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也將面臨新的發(fā)展格局。
本書從產品數字化開發(fā)和企業(yè)數字化管理的角度出發(fā),系統地闡述了數字化設計、數字化仿真、數字化制造和數字化管理的基礎理論和應用方法。本書以四次工業(yè)革命為主線,簡要回顧制造業(yè)發(fā)展歷程,剖析制造技術的演變趨勢和制造企業(yè)管理方法的變化規(guī)律;系統地論述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的內涵及其學科體系,闡述數字化設計與制造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涵蓋產品數字化設計技術、數字化仿真技術、數字化制造技術、逆向工程與增材制造技術、數字化管理技術和產品數字化開發(fā)集成技術等內容。本書注重對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闡述,力求反映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的全貌和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并提供了多個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工程應用案例。
本書共分為9章,由東南大學蘇春任主編,其中3.1~3.5節(jié)由東南大學黃衛(wèi)編寫,4.5節(jié)由東南大學王海燕編寫,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38研究所的田富君、陳興玉、程五四、陳帝江、魏一雄、周紅橋、張祥祥、胡祥濤等為3.7節(jié)、6.2.4節(jié)、7.6.2節(jié)的編寫提供了資料,其余章節(jié)由蘇春修訂。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38研究所張紅旗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認真審閱全書并提出寶貴的修改意見。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E ̄works數字化企業(yè)網等單位提供了相關資料,編者還參考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在此謹向原文獻作者表示感謝。
本書入選東南大學2018年度校級規(guī)劃教材,得到“江蘇高校品牌專業(yè)建設工程項目(TAPP)”的資助,并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guī)劃項目。
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研究內容廣泛、學科內涵豐富,并且仍然處于快速發(fā)展的過程之中,加之
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妥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前言
第1章引言1
1.1工業(yè)革命與制造業(yè)變革1
1.1.1第一次工業(yè)革命1
1.1.2第二次工業(yè)革命3
1.1.3第三次工業(yè)革命15
1.1.4第四次工業(yè)革命29
1.2制造與制造業(yè)35
1.2.1制造與制造業(yè)的基本概念36
1.2.2制造系統的組成與分類39
1.3現代制造業(yè)面臨的挑戰(zhàn)及其發(fā)展趨勢40
思考題及習題44
第2章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概述48
2.1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的學科體系48
2.2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的特點53
2.3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的歷史與發(fā)展趨勢55
2.4產品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案例64
思考題及習題71
第3章產品數字化開發(fā)技術基礎73
3.1工程數據的類型及其數字化處理方法73
3.1.1工程數據的類型73
3.1.2工程數據的數字化處理方法75
3.2數表的程序化處理75
3.2.1簡單數表的程序化處理75
3.2.2列表函數數表的插值處理76
3.3線圖的程序化處理77
3.3.1線圖的表格化處理77
3.3.2線圖的公式化處理77
3.4數據文件79
3.4.1數據文件的生成與檢索79
3.4.2工程數據的文件化處理79
3.5數據結構與數據庫技術79
3.5.1數據結構80
3.5.2數據庫技術83
3.6曲線和曲面的表示85
3.6.1曲線和曲面的基本概念86
3.6.2曲線和曲面的參數化表示86
3.6.3參數化曲線的表示及其幾何特性88
3.6.4常用的參數化曲線90
3.6.5常用的參數化曲面94
3.7工程數據數字化處理軟件開發(fā)案例96
思考題及習題102
第4章產品數字化設計技術104
4.1數字化設計技術概述104
4.2幾何形體在計算機中的表示108
4.2.1幾何信息和拓撲信息108
4.2.2形體的定義及表示形式109
4.3產品造型技術111
4.3.1線框造型111
4.3.2曲面造型112
4.3.3實體造型114
4.3.4特征造型117
4.3.5參數化造型119
4.3.6參數化特征造型120
4.3.7直接造型和同步造型124
4.3.8基于模型的產品定義125
4.3.9基于模型的企業(yè)134
4.4數字化裝配技術138
4.4.1數字化裝配的基本概念138
4.4.2數字化裝配的功能與操作139
4.5幾何形體渲染技術142
4.5.1消隱143
4.5.2光照143
4.5.3紋理144
4.5.4顏色145
4.6主流數字化設計軟件介紹145
思考題及習題148
第5章數字化仿真技術152
5.1數字化仿真技術概述152
5.1.1數字化仿真技術及其分類152
5.1.2數字化仿真的基本步驟158
5.2數字化仿真技術中的有限元法159
5.2.1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159
5.2.2有限元法的求解步驟160
5.2.3有限元分析軟件的模塊組成和主流軟件介紹164
5.2.4數字化仿真應用案例167
5.3虛擬樣機技術173
5.3.1虛擬樣機技術概述173
5.3.2主流虛擬樣機解決方案176
思考題及習題185
第6章數字化制造技術186
6.1數字化制造技術概述186
6.2計算機輔助工藝規(guī)劃技術188
6.2.1計算機輔助工藝規(guī)劃的基本概念188
6.2.2計算機輔助工藝規(guī)劃的功能模塊191
6.2.3計算機輔助工藝規(guī)劃的類型192
6.2.4基于三維模型的工藝規(guī)劃與應用案例193
6.3成組技術198
6.3.1成組技術的基本概念198
6.3.2零件的分類編碼體系199
6.3.3成組技術應用案例201
6.4數控加工技術209
6.4.1數控加工的基本概念209
6.4.2數控機床的組成及分類209
6.4.3數控編程技術214
思考題及習題235
第7章逆向工程與增材制造技術238
7.1逆向工程技術概述238
7.2逆向工程的類型與實施步驟239
7.3實物逆向工程及其關鍵技術241
7.3.1逆向對象的坐標數據測量242
7.3.2實物逆向的數據處理與模型重構245
7.4逆向工程技術應用案例248
7.5常用逆向工程軟件介紹250
7.6增材制造技術252
7.6.1增材制造技術概述252
7.6.2典型的增材制造工藝與設備258
7.7增材制造技術的發(fā)展趨勢265
思考題及習題267
第8章數字化管理技術269
8.1產品數據管理技術269
8.2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技術273
8.3企業(yè)資源計劃281
8.4制造執(zhí)行系統288
思考題及習題292
第9章產品數字化開發(fā)集成技術293
9.1概述293
9.2柔性制造系統293
9.2.1柔性制造系統概述293
9.2.2柔性制造系統的組成與分類294
9.3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99
9.3.1計算機集成制造的定義299
9.3.2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的分類303
9.3.3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的開發(fā)模式與實施304
9.4協同設計技術305
9.4.1協同設計技術的發(fā)展及定義305
9.4.2協同設計的關鍵技術307
9.4.3協同設計的體系結構309
9.4.4協同設計工具312
9.5網絡化制造技術314
9.5.1網絡化制造的定義314
9.5.2網絡化制造系統的體系結構316
9.5.3網絡化制造的基礎技術321
9.6并行工程322
9.6.1并行工程的定義322
9.6.2并行工程的特點323
9.6.3并行工程的關鍵技術324
9.7制造物聯與工業(yè)互聯網327
9.8數字化企業(yè)333
9.8.1數字化企業(yè)的定義333
9.8.2數字化企業(yè)的構建335
9.8.3數字化企業(yè)的案例分析337
思考題及習題341
參考文獻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