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學術年會主題是“科學防控病蟲、持續(xù)減輕危害、保障糧食安全”。農業(yè)部余欣榮副部長將應邀蒞臨大會,并發(fā)表題為“科學防控病蟲災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講話。大會還將邀請8位兩院院士和國外科學家作大會主題報告,并將在“第五屆全國園藝作物病蟲害預防與控制”、“生物防治技術及其應用策略”、“農藥與食品安全”、“植物病害成災機理與綜合治理”、“農業(yè)害蟲及草鼠害成災機理與綜合治理”5個分會場,邀請參加“農作物重大病蟲科學防控高層論壇”以及在有關研究領域取得顯著成績的專家作專題報告。
大會報告
The Challenge of Integrating Plant Protection Strategies and Tactics in a Changing World
Predicting Plant Disease Epidemics: A Case Study with Fusarium Head Blight of Wheat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Plant Defe e Activato for Rice Disease Control
菌傳小麥病毒病的研究現狀——從宏觀病害防控到微觀致病機理
飛蝗型變的分子調控——飛蝗行為的可塑性
從基礎研究走向綠色農藥
研究論文
植物病害
鏈霉菌769防治水稻稻瘟病的可行性及對水稻生產的影響
自然誘發(fā)觀察雜交水稻對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抗性
河南小麥推廣品種和后備品種抗葉銹病鑒定與評價
云南大理地區(qū)大麥條紋病發(fā)生調查及藥劑拌種研究
寧夏固原市原州區(qū)冷涼蔬菜病蟲害無公害防治之我見
西藏高寒地區(qū)設施蔬菜菌核病防治技術規(guī)范
遼寧省西瓜倒瓤病防控技術研究
值得重視的幾種柑橘真菌性病害
植物病害流行學研究與植物病害防治——以四種蘋果病害為例
天津蘋果斑點落葉病的發(fā)生現狀與防治對策
檳榔的栽培及病害研究進展
外來入侵有害生物——向日葵白銹病在新疆的風險性評估
新疆特克斯縣23個向日葵不同品種黑莖病田間抗病性鑒定
一株煙草炭疽病病原菌鑒定和生物學特性研究
土壤調控對煙草青枯病發(fā)生程度的影響
不同覆蓋方式下煙草農藝性狀及青枯病發(fā)生情況的比較
噻呋酰胺(滿穗)防治魚腥草白絹病田間效果初報
基于人工神經網絡和高光譜技術的病害脅迫下油茶葉片含水率反演
農業(yè)害蟲
麥長管蚜腹管的形態(tài)學觀察
昆蟲病原線蟲侵染對宿主血淋巴免疫系統(tǒng)的影響
昆蟲對Bt毒素的抗性機制概述
COI基因在金龜子分子分類研究中的問題探討
酵母雙雜交技術在互作組學中的研究進展
昆蟲飛行肌代謝研究進展
12種昆蟲病原線蟲對小地老虎的致病力
高溫對昆蟲生命活動的影響
碧蛾蠟蟬行為習性的觀察
煙蚜兩種寄生蜂成蜂的過冷卻點及冰點測定
小地老虎對幾種植物揮發(fā)性物質的EAG反應
皂角豆象生物學特性
影響廣東省西南部稻縱卷葉螟大發(fā)生的氣象因子研究
達縣白背飛虱特大發(fā)生特點及監(jiān)控對策
鮮食糯玉米穗期玉米螟藥劑防治效果
冀北春玉米薊馬發(fā)生及防治技術研究
新型糧食保護劑防治儲糧害蟲應用研究
美國白蛾的可持續(xù)防治技術
西藏高寒地區(qū)設施美洲斑潛蠅的發(fā)生與防治初探
……
研究簡報及摘要
這說明生防園中煙粉虱在茄株上均勻分散分布的時間較化防園長,而化防園其聚集分布的時間則比生防園更長。同樣的結果,在我們同時進行的黃瓜、蕓豆實驗中均能得到驗證。生防園和化防園黃瓜植株不同空間位置煙粉虱數量差異顯著次數分別占總統(tǒng)計次數的43. 75%和56. 25 010,而蕓豆則更明顯,分別為27. 27%和72. 73%。以茄子現蕾時間為界,我們將整個實驗周期(270天)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分別對這兩個時期茄子植株不同空間位置煙粉虱數量進行聚類分析。從中可以看出,生防中、下、上部聚為一類,化防中、下部聚為一類,化防上部單獨聚為一類并且與前兩類距離最遠。這說明前期釋放胡瓜新小綏螨的生防園植株上、中、下部煙粉虱的數量差距較小,分布較均勻,這與捕食螨的全株捕食有關;但化防園植株上部煙粉虱的數量與中、下部的差距均較大,分布不均勻,有較明顯的聚集現象,這可能與施藥方法有關。生防中、下部與化防中部聚為一類,生防上部與化防上、下部聚為一類。這說明在后期化防園植株上煙粉虱的數量分布不均勻,這與前期一致。但后期生防園煙粉虱的數量分布也不均勻,這是由于生防園后期煙粉虱卵(不會移動)的增加幅度較大,客觀上拉大了植株上部與中、下部煙粉虱數量的差距。而對于調查周期較短的蕓豆(86天)、黃瓜(96天),對其整個實驗周期植株上煙粉虱數量進行聚類分析,發(fā)現其垂直分布的差距更為明顯。即兩者化防的上部單獨為一類,化防中、下部聚為一類,生防上、中、下部聚為一類,說明釋放胡瓜新小綏螨的蕓豆和黃瓜的生防園中煙粉虱在整個植株上的分布較為均勻分散,與化防園煙粉虱聚集分布在中下部可以明顯的區(qū)分開。這與前述茄株上的分析結果基本一致?傮w上看,化防區(qū)煙粉虱種群數量的消長曲線波動幅度均比生防區(qū)大,這與化學藥劑防治的特點有關。施藥初期藥效好,煙粉虱的數量快速下降,藥效期一過,其種群數量迅速恢復,防治效果時好時壞。但生物防治則不同,胡瓜新小綏螨能夠捕食煙粉虱的各個蟲態(tài),并以其為食物正常發(fā)育和繁殖。在前期(清園后的60天內)顯著降低生防區(qū)的煙粉虱種群數量,之后雖然略有增加,但基本仍低于化防區(qū)(p>0.05)。因此,利用胡瓜新小綏螨防治煙粉虱相比于化學防治,防效更穩(wěn)定,防治周期更長。另外,在茄子定植前,應該對大棚進行徹底的清園除雜,以降低煙粉虱的初始蟲口基數,并在定植初期煙粉虱種群數量較低時釋放胡瓜鈍綏螨,對其具有很好的壓制作用。盡管胡瓜新小綏螨能以煙粉虱各蟲態(tài)為食物并發(fā)育和繁殖,但其產卵率極低(前期實驗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