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英語應用能力 提升跨文化人文素質——教學改革論文集
定 價:32 元
- 作者:劉重宵
- 出版時間:2017/6/1
- ISBN:9787563826032
- 出 版 社: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H319.1
- 頁碼:197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K
依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國家外語能力要求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人才培養(yǎng)目標,在學校綜合改革統(tǒng)籌安排和教學主管校長的領導下,教務處和外國語學院共同籌劃,基于校本學生的需求分析,以建構主義理論的學習者主體、能動性建構、多元化內容和匹配性環(huán)境為指導,出臺了》本科生公共英語改革方案》及實施細則,提出了校本大學英語學生分級、教學分段、課程分類的“三分”模式,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實踐。本書即為此次教學改革的階段性成果。
翻譯教學與研究
朱維之與彌爾頓作品的翻譯——從吉里·列維的譯者主體性角度分析
漢英新聞編譯常見語用失誤及對策研究
Context and the Translation of Ads.
性別視角下《私人生活》英譯本研究
英語新聞標題特征及誤譯例解
文學、文化、語言學及其他
善惡與道德的辯證——日本電影《告白》的啟示
The Responses to Thoreau's Rational
傣族地區(qū)原始宗教與小乘佛教的沖突與融合
An Amazing Fight in Nature——Comment on The Cachalot by E.J.Pratt
論組合原則
美國七十年代經濟發(fā)展下的“熵”化世界——《兔子富了》中的危機
On Featured Tourism in China
基于需要層次理論的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
英語教學
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寫作詞匯使用問題研究
口語每周一練在大學英語課堂上的初步運用
高成就與低成就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詞匯學習策略差異研究
淺析微信公眾平臺在外語語言實驗中心運行中的作用
英語名動轉換的概念借代理據及其教學
The Effect of Motivation,Cognitive and Meta—cognition on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順應改革潮流,培養(yǎng)學生應用能力——以四級聽力新題型為例
A Brief Review on MOOC Pedagogy
Self—evaluation in Self—directed Leanung Classroom
新形勢下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人文素質培養(yǎng)與師資建設
論商務語篇翻譯中詞語的選擇
綜合英語課堂的跨文化導人
基于建構主義和需求分析的校本大學英語“三位一體”模式研究
后記
《外國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文庫 提高英語應用能力 提升跨文化人文素質:教學改革論文集》:
因為課時非常有限,既定的統(tǒng)一教學計劃內容已相當充實,所以初始的時間分配為每周第一節(jié)課的前十幾分鐘。該練習主要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步,明確話題及要求后分組會話5分鐘左右。話題(具體話題的選用原則將在下一節(jié)討論)一般為前一周給定,這樣可以使學生有所準備,一定程度上降低對英語會話的焦慮。另外,為避免交流中部分學生自說自話而不能仔細聆聽對方內容的情況出現(xiàn),強調在后面的環(huán)節(jié)將會問及同伴的談話內容。因具有班級規(guī)模較小的有利條件,筆者一般情況下采用兩人組的形式(最多會有一個三人組)。這一安排可以盡可能增加學生的會話時間,提高練習效率。在學生會話期間,教師可在組間巡視,及時為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學生主動尋求幫助的情況主要為詞匯類問題,其對語音語調類及句法時態(tài)類問題一般并不敏感,這方面需要教師更多關注。另外,教師與學生間的會話也爭取以英語為主,盡可能減少語碼轉換帶來的干擾,使學生處于英語語境之中。如遇學生頻繁查漢英詞典尋找生詞的情況,可提醒其使用已學過的詞匯和表達法迂回表達,并鼓勵其適當使用交際策略,以使交流更為流暢,從而增強會話的趣味性。條件允許時應加以示范。關于本環(huán)節(jié)的糾錯問題,將在本文第四部分涉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