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曲子戲,是流行于烏魯木齊、昌吉、米泉、阜康、焉耆及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戲曲劇種。新疆曲子戲形成于 烏魯木齊及北疆地區(qū)。1959年,在新疆曲子戲流行最廣的吉昌回自治州正式成立了新疆曲子劇團。從1960年到現(xiàn)在,已先后挖掘出50多個傳統(tǒng)劇目,47個唱腔曲調和10余個曲牌。這些唱腔、曲調和曲牌,雖大多吸收自眉戶、鼓子曲、平弦和新疆各族民歌、音樂,但都在長期的運用中有所豐富和發(fā)展,帶有濃厚的北疆地方色彩,創(chuàng)造出了自己的風格,深為觀眾所喜歡。這個劇團演出的《李彥貴賣水》等劇,從劇本到演出都得到很高的評價。
前言
第一章 新疆曲子劇的起源
一 曲子劇起源的時間
二 曲子劇形成的文化因素
第二章 新疆曲子劇的終成
一 新疆曲子的誕生
二 曲牌聯(lián)綴的模式化
三 曲牌名稱的規(guī)范化
四 “新疆曲子”的派生
第三章 新疆曲子劇的發(fā)展與流變
一 清代時期的曲子劇
二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曲子劇
三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曲子劇
四 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曲子劇
五 改革開放后的曲子劇
第四章 新疆曲子劇的音樂形態(tài)及唱腔藝術特點
一 新疆曲子的曲牌來源及其使用
二 語言音調與音樂形態(tài)
三 詞格與腔格
四 演唱風格與方法
五 樂隊建制及伴奏特色
六 器樂曲牌與鑼鼓經(jīng)
第五章 新疆曲子劇的代表人物
一 侯毓敏
二 魏桂紅
三 馬秀珍
……
第六章 新疆曲子劇的代表性劇目
第七章 新疆曲子劇的傳承
第八章 新疆曲子劇的現(xiàn)狀
第九章 新疆曲子劇的思考和未來的發(fā)展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