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河(湖)長制系列培訓教材》吸取了國內外河湖水域岸線管理保護的相關研究成果,分析總結了我國河湖水域岸線管理與保護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論述相關理論基礎,從河湖水域岸線法律與規(guī)劃體系、河湖水域岸線管護體制機制、空間管控體系、河湖巡查與執(zhí)法制度、涉水建設項目管理、河湖環(huán)境保護與水文化傳播、河湖管理與保護評價等方面系統闡述河湖水域岸線管理與保護的內容,探討河湖水域岸線管護保障措施,為河湖水域岸線管理與保護工作開展提供借鑒和參考。
《河湖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河(湖)長制系列培訓教材》可供各級河長、河長制相關單位、河湖管理與保護相關工作人員和研究人員學習和參考。
河湖水域岸線是保障供水安全與防洪安全的重要屏障,同時對維系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具有重要作用。合理地規(guī)劃和開發(fā)利用河湖水域岸線、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管理與保護,對于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保障防洪、供水、水環(huán)境及水生態(tài)安全具有重要意義。2016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以及2018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在湖泊實施湖長制的指導意見》都將河湖水域岸線管理與保護作為推行河(湖)長制的重點任務之一。
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的主要任務是加強水資源保護,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守“三條紅線”;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管理保護,嚴格水域、岸線等水生態(tài)空間管控,嚴禁侵占河道、圍墾湖泊;加強水污染防治,統籌水上、岸上污染治理,排查入河湖污染源,優(yōu)化入河湖排污口布局;加強水環(huán)境治理,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加大黑臭水體治理力度,實現河湖環(huán)境整潔優(yōu)美、水清岸綠;加強水生態(tài)修復,依法劃定河湖管理范圍,強化山水林田湖系統治理;加強執(zhí)法監(jiān)管,嚴厲打擊涉河湖違法行為。通過實行“河(湖)長制”,落實河湖水域岸線管理保護地方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部門聯動綜合治理長效機制,統籌推進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huán)境治理、水生態(tài)修復,維護岸線健康和岸線公共安全,提升河湖水域岸線綜合功能,對于加強生態(tài)文明建設、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從河湖水域岸線定義、功能區(qū)與岸線邊界線劃分、管護目標與內容等方面探討河湖水域岸線管理與保護的理論基礎;梳理分析我國現有的河湖水域岸線法律法規(guī)體系與相關規(guī)劃及其存在的不足,明確相應的完善方向;從協同管理機制、管養(yǎng)分離機制、責任主體考核問責機制、水域岸線工程管理機制及湖泊網格化管理機制等方面探討提出河湖水域岸線長效管護體制機制;從岸線功能區(qū)管理、河湖水域岸線登記與水利工程的確權劃界等方面分析探討河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體系;從河湖巡查機制、執(zhí)法機制與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探討河湖巡查管理機制;從水工程建設規(guī)劃同意書制度、涉水建設項目審批與過程監(jiān)管制度、占用水域補償制度、分級管理與責任追究制度、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分析探討涉水建設項目管理;從水環(huán)境污染防治、水生態(tài)修復、水文化傳播三個方面,探討加強河湖環(huán)境保護與水文化傳播體制機制的措施與途徑;從管理基礎保障、管理能力與水平、管理成效三方面出發(fā),探討河湖水域岸線管理與保護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思路,提出相應的評價標準與評價方法;從組織、資金、技術、人才和社會參與等方面探討提出河湖水域岸線管護保障措施。
本書由方國華、劉勁松、鞠茂森、袁玉共同編寫。研究生張宇虹、王鴻禎等參加了部分章節(jié)初稿的編寫。全書由方國華統稿。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得到了有關河長制工作部門領導和專家的大力支持與幫助。在此,向各位領導和專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河湖水域岸線管理與保護涉及因素較多,內容復雜,加之時間、資料的限制,本書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及意義
第二節(jié) 國內外河湖水域岸線管理與保護研究現狀
第三節(jié) “河(湖)長制”的工作任務
第四節(jié) 本書的主要內容
第二章 河湖水域岸線管理保護現狀與存在問題
第一節(jié) 我國河湖水域岸線管理與保護現狀
第二節(jié) 我國河湖水域岸線管理與保護存在的問題
第三章 河湖水域岸線管護理論基礎
第一節(jié) 河湖水域岸線定義及其管護范圍
第二節(jié) 水域的分類及水功能區(qū)的劃分
第三節(jié) 岸線功能區(qū)分類及劃分
第四節(jié) 岸線邊界線劃分
第五節(jié) 河湖水域岸線管理與保護的責任主體
第六節(jié) 河湖水域岸線管理與保護的目標
第七節(jié) “河長制”背景下河湖水域岸線管理與保護的要求
第八節(jié) 河湖水域岸線管理與保護的內容
第四章 河湖水域岸線法律與規(guī)劃體系
第一節(jié) 河湖水域岸線管理法律法規(guī)體系
第二節(jié) 水域管理與保護規(guī)劃
第三節(jié) 岸線保護利用規(guī)劃
第五章 河湖水域岸線管護體制機制
第一節(jié) 協同管理機制
第二節(jié) 管養(yǎng)分離機制
第三節(jié) 責任主體考核問責機制
第四節(jié) 水域岸線工程管理機制
第五節(jié) 湖泊網格化管理機制
第六章 水域岸線空間管控體系
第一節(jié) 岸線功能區(qū)管理要求
第二節(jié) 水域岸線登記
第三節(jié) 確權劃界
第四節(jié) 案例分析——以錫澄運河為例
第七章 河湖巡查與執(zhí)法制度
第一節(jié) 河湖巡查機制
第二節(jié) 河湖執(zhí)法機制
第三節(jié) 河湖巡查信息化管理
第四節(jié) 案例分析——江蘇省河湖巡查管理機制
第八章 涉水建設項目管理
第一節(jié) 水工程建設規(guī)劃同意書制度
第二節(jié) 涉水建設項目審批制度
第三節(jié) 涉水建設項目過程監(jiān)管
第四節(jié) 占用水域補償制度
第五節(jié) 分級管理與責任追究制度
第六節(jié) 整治非法涉水活動
第七節(jié) 涉水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
第八節(jié) 案例分析——以江蘇省金壇市為例
第九章 河湖環(huán)境保護與水文化傳播
第一節(jié) 水環(huán)境污染防治
第二節(jié) 水生態(tài)修復
第三節(jié) 水文化傳播
第四節(jié) 案例分析——以青祝河為例
第十章 河湖管理與保護評價
第一節(jié) 河湖管理保護評價必要性
第二節(jié) 河湖管理評價指標體系
第三節(jié) 河湖管理評價標準
第四節(jié) 河湖管理評價方法
第十一章 河湖水域岸線管護保障措施
第一節(jié) 組織保障
第二節(jié) 資金保障
第三節(jié) 技術保障
第四節(jié) 人才培養(yǎng)
第五節(jié) 社會參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