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yè)專利分析報告(第77冊)——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
定 價:78 元
當前圖書已被 8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國家知識產權局學術委員會 著
- 出版時間:2020/6/1
- ISBN:9787513069229
- 出 版 社:知識產權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U463.67
- 頁碼:236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本書是相關行業(yè)的專利分析報告。報告從該行業(yè)的專利(國內、國外)申請、授權、申請人的已有專利狀態(tài)、其他先進國家的專利狀況、同領域領先企業(yè)的專利壁壘等方面入手,充分結合相關數據,展開分析,并得出分析結果。本書是了解該行業(yè)技術發(fā)展現狀并預測未來走向,幫助企業(yè)做好專利預警的必備工具書。
適讀人群 :相關行業(yè)的企業(yè)管理者、研發(fā)人員、知識產權預警及管理的研究人員。
特定產業(yè)的國內外知名企業(yè)的專利數據分析及行業(yè)分析預測。本書是了解相關行業(yè)技術發(fā)展現狀并預測為了走向,企業(yè)做好專利預警的必備工具書。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聚焦創(chuàng)新驅動和改革開放兩個輪子,強化知識產權創(chuàng)造、保護、運用。為推動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圍繞國家重點產業(yè)持續(xù)開展專利分析研究,深化情報分析,提供精準支撐,充分發(fā)揮知識產權在國家治理中的作用。
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學術委員會的領導和指導下,專利分析普及推廣項目始終堅持“源于產業(yè)、依靠產業(yè)、推動產業(yè)”核心原則,突出情報分析工作定位和功能,圍繞國家100余個重點產業(yè)、重大技術和重大項目開展研究,形成一批高質量的研究成果,通過出版《產業(yè)專利分析報告》(第1~70冊)推動成果落地生根,逐步形成與產業(yè)緊密聯系和互動合作的良好格局。
這一年,專利分析普及推廣項目在求變求新的理念引領下,銳意進取,廣開渠道,持續(xù)引導和鼓勵具備相應研究能力的社會力量承擔研究工作,得到社會各方的熱情支持和積極響應。10項課題經立項評審脫穎而出,中國科學院、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江西省陶瓷知識產權信息中心、中國煤炭工業(yè)協會生產力促進中心等企事業(yè)單位或單獨或聯合承擔了具體研究工作。各方主動發(fā)揮獨特優(yōu)勢,組織近150名研究人員,歷時7個月,圓滿完成了各項研究任務,形成一批凸顯行業(yè)特色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論。同時,擇優(yōu)選取其中8項成果以《產業(yè)專利分析報告》(第71~78冊)系列叢書的形式出版。這8項報告所涉及的產業(yè)方向分別是混合增強智能、自主式水下滑翔機技術、新型抗丙肝藥物、中藥制藥裝備、高性能碳化物先進陶瓷材料、體外診斷技術、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低軌衛(wèi)星通信技術,均屬于我國科技創(chuàng)新和經濟轉型的核心產業(yè)。
專利分析普及推廣項目的發(fā)展離不開社會各界一如既往的支持與幫助,各級知識產權局、行業(yè)協會、科研院所等為課題的順利開展貢獻了巨大的力量,近百名行業(yè)和技術專家參與課題指導工作,《產業(yè)專利分析報告》(第71~80冊)的出版凝聚著社會各界智慧。
專利分析成果的生命力在于推廣和應用。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家知識產權局結合實際,組織力量編制并發(fā)布多份抗擊新冠病毒肺炎專利信息研報,廣泛推送至科研專班和相關專家,充分發(fā)揮專利信息對疫情防控科研攻關的專業(yè)支撐與引導作用,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希望各方能夠充分吸收《產業(yè)專利分析報告》的內容,積極發(fā)揮專利信息對政策決策、技術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智力支撐作用。
由于報告中專利文獻的數據采集范圍和專利分析工具的限制,加之研究人員水平有限,報告的數據、結論和建議僅供社會各界借鑒研究。
國家知識產權局學術委員會為國家知識產權局內設的專利審查業(yè)務學術研究機構,本年度10種分析報告的承辦方為優(yōu)選的各地專利代理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以及相關行業(yè)協會。每種報告的課題組約由20人組成,分別進行數據收集、整理、分析、制圖、審核、統稿。
第1章 技術背景/1
1.1 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概念/1
1.2 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分級、演進路徑和發(fā)展趨勢/2
1.2.1 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分級/2
1.2.2 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化和網聯化的關系/5
1.2.3 智能網聯汽車的演進路徑/6
1.2.4 智能網聯汽車的發(fā)展趨勢/7
1.3 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8
第2章產業(yè)調研/11
2.1 文獻調研/11
2.1.1 國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yè)發(fā)展現狀/11
2.1.2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yè)發(fā)展現狀/15
2.1.3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yè)標準/16
2.1.4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yè)相關政策/18
2.2 實地調研/26
第3章研究方法概述/28
3.1 技術邊界/28
3.2 技術分解/28
3.3 數據來源/31
3.4 檢索策略/32
3.5 查全率/查準率驗證/33
第4章宏觀專利分析/34
4.1 智能網聯汽車全球專利宏觀分析/34
4.1.1 專利申請趨勢/34
4.1.2 主要專利權人/申請人/35
4.1.3 技術來源國家/地區(qū)/37
4.1.4 技術應用國家/地區(qū)/37
4.1.5 技術流向/39
4.1.6 主要技術領域/39
4.2 智能網聯汽車中國專利總體狀況分析/40
4.2.1 專利申請態(tài)勢/40
4.2.2 技術原創(chuàng)國家/地區(qū)分析/41
4.2.3 國內申請區(qū)域分析/43
4.2.4 不同技術類別分析/43
4.2.5 重要申請人分析/44
4.2.6 授權率和權利要求計數/45
第5章關鍵技術專利分析/47
5.1 先進傳感器關鍵技術/47
5.1.1 全球專利狀況分析/47
5.1.2 中國專利狀況分析/52
5.2 環(huán)境感知關鍵技術/56
5.2.1 全球專利狀況分析/56
5.2.2 中國專利狀況分析/61
5.3 車聯網關鍵技術/66
5.3.1 全球專利狀況分析/66
5.3.2 中國專利狀況分析/71
5.4 云平臺關鍵技術/76
5.4.1 全球專利狀況分析/76
5.4.2 中國專利狀況分析/79
5.5 車載計算平臺關鍵技術/85
5.5.1 全球專利狀況分析/85
5.5.2 中國專利狀況分析/90
5.6 高精度地圖關鍵技術/95
5.6.1 全球專利狀況分析/95
5.6.2 中國專利狀況分析/100
5.7 決策規(guī)劃關鍵技術/105
5.7.1 全球專利狀況分析/105
5.7.2 中國專利狀況分析/109
5.8 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綜合對比分析/115
5.8.1 全球專利狀況綜合對比分析/115
5.8.2 中國專利狀況綜合對比分析/115
第6章特色專利分析/118
6.1 智能網聯汽車重點專利分析/118
6.1.1 專利價值的判斷探析/118
6.1.2 重點專利的篩選標準/119
6.1.3 重點專利申請趨勢/119
6.1.4 重點專利技術流向分析/120
6.1.5 專利權人全球分布概況/121
6.1.6 全球重點專利權人申請趨勢/123
6.1.7 中國重點專利權人申請趨勢/124
6.2 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必要專利分析/125
6.2.1 標準必要專利的概念界定/125
6.2.2 標準必要專利數據來源/125
6.2.3 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必要專利概況/126
6.2.4 標準必要專利國家/地區(qū)分布/126
6.2.5 標準必要專利專利權人概況/127
6.2.6 重點專利權人分析——三星電子/128
6.3 智能網聯汽車國內研發(fā)主體分析/129
6.3.1 整體分析/129
6.3.2 高校分析/134
6.3.3 個人分析/141
6.3.4 清華大學分析/142
6.4 智能網聯汽車訴訟案例專利分析/151
6.4.1 關于專利訴訟/151
6.4.2 Waymo和優(yōu)步的專利之戰(zhàn)/154
6.4.3 Velodyne和禾賽、速騰的專利之戰(zhàn)/156
6.4.4 訴訟專利啟示/158
第7章結論與建議/160
7.1 主要分析結論/160
7.1.1 智能網聯汽車的全球發(fā)展概況/160
7.1.2 智能網聯汽車的中國專利概況/161
7.1.3 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的發(fā)展情況/161
7.1.4 智能網聯汽車重點專利的布局特色/163
7.1.5 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必要專利狀況/164
7.1.6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的國內研發(fā)主體/164
7.1.7 智能網聯汽車訴訟案例/165
7.2 產業(yè)發(fā)展建議/165
7.2.1 對國家政策的建議/165
7.2.2 對汽車行業(yè)的建議/166
7.2.3 對研發(fā)主體的建議/167
致 謝/169
附 錄1主要專利申請人名稱約定表/170
附 錄2智能網聯汽車行業(yè)實地調研報告/174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174
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178
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184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二十五所/190
超星未來科技有限公司/193
天津智能網聯汽車產業(yè)研究院及天津清智科技有限公司/197
圖索引/205
表索引/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