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guī)劃教材 電工學(第二版)
定 價:45 元
- 作者:吳延榮,張濤,王桂娟,曲懷敬 著
- 出版時間:2018/9/1
- ISBN:9787519820442
- 出 版 社:中國電力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TM1
- 頁碼:288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2
- 開本:16開
本書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guī)劃教材。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共7章,上篇電工技術篇包括電路基礎理論與分析方法、電力供用電基礎、電機傳動與拖動基礎、電氣自動控制;下篇電子技術包括直流穩(wěn)壓電源、放大器基礎、數(shù)字電路基礎。書中有豐富的典型例題,每章有習題,書后附有附錄和習題參考答案,便于學生自學。本書依據(jù)中國高等學校電工學研究會2016年新修訂的電工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修訂改版,適用于電工學Ⅱ類(標準學時)、電工學Ⅲ類(少學時)之用。在編寫過程中,立足于理論與實踐應用相結合,本著定性與定量分析結合、重點突出、難點釋疑的原則組織課程內容,力求知識結構的系統(tǒng)性,并兼顧教學規(guī)律、認知規(guī)律及學習者的不同層次。
適讀人群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本科非電類專業(yè)電工學相關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統(tǒng)籌知識、理論和實踐三方面的關系,致力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捋順關系、有序銜接,強化教、學、用三者的協(xié)同,力圖方便教師授課,利于讀者研修學習
本書第一版自2012年出版以來,很多專業(yè)修訂了培養(yǎng)方案和教學大綱,加之中國高等學校電工學研究會于2016年新修訂了“電工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結合教學實踐和讀者意見,編者決定對第一版進行修訂。
本次修訂繼承了第一版的某些特色和有益嘗試,進一步紓解內容多與學時少的矛盾,并根據(jù)電工學研究會2016版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調整、增刪一些內容,有的部分進行了改寫與補充。在編制修訂大綱與編寫過程中,盡力統(tǒng)籌知識、理論和實踐三方面的關系,致力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捋順關系、有序銜接,強化教、學、用三者的協(xié)同,力圖方便教師授課,利于讀者研修學習,促進教學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本書的修訂基于以上指導方針,并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和提高:
(1)知識結構與內容體系進一步統(tǒng)合。全書由原六篇整合為兩篇,上篇電工技術,下篇電子技術;在章節(jié)的布局上,由原來的十二章調整為七章。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本科電類專業(yè)的相關課程體系劃分章節(jié)結構,以使讀者能夠了解相關內容指向的課程,概要性地了解不同章節(jié)的總體內容與應用,也便于自學或查閱相關資料。
(2)在內容處理上,繼續(xù)秉承“定性與定量分析結合,重點突出,難點釋疑”的基本原則,問題的引入與分析,盡量一步步階梯性延伸。除了增刪某些知識內容以外,根據(jù)教學的需要,對某些區(qū)塊的內容進行了合并或拆分,力求知識結構更加系統(tǒng),內容布局更加合理;根據(jù)重點、難點和一般性內容的區(qū)分,對某些內容適當進行強化或壓縮。
(3)進一步強化知識的銜接,即學即用,以提高教學效率。
(4)在體例格式上,一改第一版的面貌,力求精練簡約;在篇幅上,做了較大的裁減。
書中標注*號的章節(jié)是供選用的部分。由于各專業(yè)的培養(yǎng)方案不同,對電工學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也不盡相同,請使用者根據(jù)需要選擇相應的教學模塊和內容。
吳延榮,副教授,山東建筑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畢業(yè)于山東工業(yè)大學電氣技術專業(yè),從教電工學課程35年,教學經驗豐富。
前言
緒論
上篇電工技術
第1章電路基礎理論與分析方法
1.1電路的基礎知識
1.1.1電路的組成與作用
1.1.2電路模型
1.1.3參考方向
1.1.4電位
1.1.5電路狀態(tài)
1.2基爾霍夫定律
1.2.1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1.2.2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1.3支路電流法
1.4疊加定理
1.5等效電源定理
1.6電路的暫態(tài)分析
1.6.1儲能元件
1.6.2暫態(tài)過程及其成因
1.6.3一階電路的暫態(tài)分析
習題
第2章電力供用電基礎
2.1正弦交流電
2.1.1發(fā)電原理
2.1.2基本概念
2.2正弦交流電路的分析
2.2.1正弦量的相量分析法
2.2.2單一參數(shù)電路
2.2.3復雜交流電路
2.3功率因數(shù)的提高
2.4三相供用電電路
2.4.1三相電源
2.4.2三相負載
2.4.3三相功率
2.5電力系統(tǒng)與電氣安全
2.5.1電力系統(tǒng)
2.5.2電氣安全與防護
習題
第3章電機傳動與拖動基礎
3.1磁路的基礎知識
3.1.1基本物理量與基本定律
3.1.2磁性材料
3.2變壓器
3.2.1單相變壓器
3.2.2特殊變壓器
3.2.3三相變壓器
3.2.4銘牌數(shù)據(jù)
3.3三相異步電動機
3.31基本結構與轉動原理
3.3.2轉矩與功率
3.33轉矩特性與機械特性
3.34銘牌數(shù)據(jù)
3.35電力拖動
習題
第4章電氣自動控制
4.1常用低壓電器
4.2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電氣控制
4.2.1直接起?刂
4.2.2正反轉控制
4.2.3順序控制
4.2.4行程控制
4.2.5時間控制
4.3低壓供配電的電氣控制
習題
下篇電子技術
第5章直流穩(wěn)壓電源
5.1直流穩(wěn)壓電源的組成
5.2半導體的基礎知識
5.2.1本征半導體
5.2.2雜質半導體
5.2.3PN結
5.3半導體二極管
5.3.1概述
5.3.2伏安特性
5.3.3主要參數(shù)
5.3.4主要應用
5.4整流電路
5.4.1單相半波整流電路
5.4.2單相橋式整流電路
5.5濾波電路
5.5.1單式濾波電路
5.5.2復式濾波
5.6穩(wěn)壓電路
5.6.1穩(wěn)壓二極管的穩(wěn)壓電路
5.6.2三端集成穩(wěn)壓器
習題
第6章放大器基礎
6.1雙極型晶體管
6.1.1基本結構
6.1.2放大原理
6.1.3外特性及其特性曲線
6.1.4主要參數(shù)
6.2基本放大電路
6.2.1共發(fā)射極放大電路
6.2.2共集電極放大電路
6.3多級放大電路
6.4功率放大電路
6.4.1主要分類
6.4.2基本功率放大電路
6.5運算放大器
6.5.1基礎知識
6.5.2基本運算電路
6.5.3電壓比較器
習題
第7章數(shù)字電路基礎
7.1數(shù)字信號與數(shù)制轉換
7.1.1數(shù)字信號
7.1.2數(shù)制轉換
7.2邏輯門電路
7.2.1半導體元件的開關特性
7.2.2基本邏輯門電路
7.2.3復合邏輯門電路
7.3邏輯函數(shù)
7.3.1邏輯代數(shù)
7.3.2邏輯函數(shù)及其化簡
7.4組合邏輯電路
7.4.1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與設計
7.4.2常用組合邏輯器件
7.5時序邏輯電路
7.5.1雙穩(wěn)態(tài)觸發(fā)器
7.5.2常用時序邏輯器件
7.5.3 555定時器及其應用
習題
部分習題參考答案
附錄
附錄A電阻器型號命名法
附錄B電容器型號命名法
附錄C國產半導體分立器件型號命名法
附錄D部分半導體二極管的參數(shù)
附錄E模擬集成電路命名方法(國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