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12”汶川特大地震到“4·20”蘆山地震,再到“8·8”九寨溝地震,我們看到了四川在防災減災和應急管理上的明顯進步:響應更加迅速,組織更加有序,救援更加有效,掌控更加嫻熟。但是,防災減災救災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表現出動員式、全民式、分散式的特點,存在效率不高、資源浪費、擁堵混亂和民眾依賴等問題。
編寫《四川省社區(qū)防災減災自組織能力建設研究》,旨在通過對社區(qū)防災減災自組織能力建設的研究,指導社區(qū)組織開展防災減災的風險評估、教育培訓和應急演練等,提高社區(qū)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避險自救技能,進一步提升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軟實力。
災害與人類如影隨形,人類發(fā)展史就是一部人與自然做斗爭的歷史。進入21世紀后,全球氣候變暖引發(fā)的極端天氣變化帶來的各類災害,給人類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如何有效防災減災、減輕災害損失已經成為各國和各地區(qū)面臨的挑戰(zhàn)。四川是我國自然災害較嚴重的省份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fā)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伴隨著經濟快速發(fā)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四川的資源、環(huán)境和生態(tài)壓力也進一步加劇,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wèi)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等各類突發(fā)事件不斷發(fā)生,各類災害風險交織聚集,四川在減輕災害風險、減少災害損失方面面臨的任務迫切而艱巨。
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泵篮蒙畹幕A是安全,只有人民的生存環(huán)境更安全,人民的生活才可能更美好。從某種意義上說,美好是人的積極追求,安全是人的基本期望,是個人不能保證而政府和社會必須提供的。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防災減災工作,組織實施了“十二五”和“十三五”國家綜合防災減災統(tǒng)一規(guī)劃,把防災減災作為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樹立安全發(fā)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奔訌娚鐓^(qū)防災減災自組織能力建設,是一個基礎性的長期的過程,是加強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能力的重要途徑。
從“5·12”汶川特大地震到“4·20”蘆山地震,再到“8·8”九寨溝地震,我們看到了四川在防災減災和應急管理上的明顯進步:響應更加迅速,組織更加有序,救援更加有效,掌控更加嫻熟。但是,防災減災救災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表現出動員式、全民式、分散式的特點,存在效率不高、資源浪費、擁堵混亂和民眾依賴等問題。所以,我們組織編寫了這本書,旨在通過對社區(qū)防災減災自組織能力建設的研究,指導社區(qū)組織開展防災減災的風險評估、教育培訓和應急演練等,提高社區(qū)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避險自救技能,進一步提升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軟實力。相信這本書的出版,能夠為四川社區(qū)防災減災能力的提高、防災減災事業(yè)的進步發(fā)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謹為序。
陳旭,現為省委黨校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5.12”汶川地震災害應對研究與培訓中心常務副主任。迄今已主研國家課題1項,主持省部級課題2項,主研省部級課題2項,共計在省級以上刊物發(fā)表論文二十余篇。其中被靠前檢索機構ISTP檢索的有3篇,出版專著10部,其中獨著1部,合著9部。獲省部級二等獎1項。目前主要從事應急管理研究。
引言…………………………………………………………………… (1)章 緒論………………………………………………………… (6)節(jié) 研究背景、意義及思路……………………………… (6)第二節(jié) 基本概念……………………………………………… (7)第三節(jié) 相關理論……………………………………………… (12)第四節(jié) 社區(qū)防災減災自組織能力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7)第二章 社區(qū)災害風險及評價…………………………………… (19)節(jié) 社區(qū)災害風險的特征………………………………… (19)第二節(jié) 社區(qū)災害風險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21)第三節(jié) 社區(qū)災害風險評價的理論和方法…………………… (25)第四節(jié) 社區(qū)災害風險評價框架……………………………… (33)第五節(jié) 社區(qū)災害風險評價過程……………………………… (40)第六節(jié) 社區(qū)災害風險評價實例———成都市錦江區(qū)華興街社區(qū)風險評價…………… (41)第三章 社區(qū)防災減災自組織能力提升途徑…………………… (55)節(jié) 社區(qū)災害的特點及社區(qū)防災減災的內容和特點…… (55)第二節(jié) 社區(qū)防災減災自組織能力建設的內容……………… (59)第三節(jié) 社區(qū)防災減災自組織能力建設的方法……………… (70)1第四章 成都市錦江區(qū)社區(qū)防災減災自組織能力建設實踐…… (74)節(jié) 成都市錦江區(qū)社區(qū)基本情況和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的主要做法……………………………………………… (74)第二節(jié) 成都市錦江區(qū)社區(qū)防災減災自組織能力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86)第三節(jié) 成都市錦江區(qū)社區(qū)防災減災自組織能力提升途徑………………………………………………………… (92)第五章 成都市三元社區(qū)防災減災自組織能力建設實踐…… (101)節(jié) 成都市三元社區(qū)基本情況………………………… (101)第二節(jié) 成都市三元社區(qū)防災減災自組織能力評價……… (110)第六章 促進四川省社區(qū)防災減災自組織能力建設的建議… (134)節(jié) 制約四川省社區(qū)防災減災自組織能力建設的主要因素……………………………………………………… (134)第二節(jié) 社區(qū)防災減災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 (137)第三節(jié) 提高社區(qū)防災減災自組織能力建設水平的建議… (139)結束語……………………………………………………………… (146)參考文獻…………………………………………………………… (147)附錄………………………………………………………………… (152)后記…………………………………………………………………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