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屬于國際貿易前沿領域,是國內第一本系統(tǒng)梳理和介紹并進行深入評論的企業(yè)層面貿易理論與經驗分析的著作。本書除緒論外,共分四篇13章。第一篇是緣起,包括貿易理論簡史、發(fā)現企業(yè)異質性、企業(yè)異質性的理論探索;第二篇是企業(yè)異質性的基準模型,包括企業(yè)異質性的李嘉圖模型、企業(yè)異質性的壟斷競爭模型、企業(yè)異質性的一體化均衡模型;第三篇是理論拓展,包括新的經驗挑戰(zhàn)、理論擴展的若干靜態(tài)模型等;第四篇是經世致用,介紹理論的實踐應用于未來發(fā)展,包括企業(yè)異質性下的貿易政策選擇、基于企業(yè)異質性視角理解中國貿易發(fā)展的實踐、面向未來。本書屬于國際貿易前沿領域,是國內第一本系統(tǒng)梳理和介紹并進行深入評論的企業(yè)層面貿易理論與經驗分析的著作。本書在寫作風格上借鑒了法國經濟學家Pierre-Philippe Combes等的著作Economic Geography: The Integration of Regions and Nations和日本著名經濟學家Fujita的著作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力求簡潔明快,強調文獻的歷史性與擴展性,以使讀者在閱讀繁雜的數學模型時不致枯燥乏味,興趣全無。
錢學鋒,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文瀾特聘教授、國際貿易專業(yè)博士生導師、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全國高校國際貿易學科協作組青年論壇副秘書長,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理事,湖北省美國經濟學會理事,上海國家開放與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院學術委員,中文核心期刊《財貿經濟》執(zhí)行編委、《國際商務研究》和《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編委,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優(yōu)秀青年骨干人才)、湖北五四青年獎章、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獲得者。
緒論……………………………………………… 1
第一篇 緣 起
第1章 從國家到企業(yè):貿易理論簡史…… 10
1.1 國際貿易模型分析及構建思路……… 11
1.2 比較優(yōu)勢理論………………………… 12
1.3 赫克歇爾俄林理論…………………… 17
1.4 克魯格曼理論………………………… 21
1.5 結束語………………………………… 25
1.6 相關文獻……………………………… 26
第2章 經驗研究:發(fā)現企業(yè)異質性…………… 28
2.1 企業(yè)異質性表現……………………… 29
2.2 企業(yè)異質性與企業(yè)出口決策………… 32
2.3 企業(yè)異質性與企業(yè)存活率…………… 39
2.4 出口行為與企業(yè)異質性表現………… 40
2.5 資源配置、貿易自由化與企業(yè)異質性…… 44
2.6 結束語………………………………… 45
2.7 相關文獻……………………………… 46
第3章 早期的理論探索………………… 47
3.1 隨機生產率分布:理論淵源………… 48
3.2 生產率異質性與壟斷競爭:封閉市場均衡… 49
3.3 企業(yè)異質性與國家異質性:開放市場均衡… 52
3.4 貿易成本與均衡效率分布…………… 57
3.5 結束語………………………………… 61
3.6 相關文獻……………………………… 62
第二篇 基準模型
第4章 企業(yè)異質性的李嘉圖模型…… 65
4.1 模型框架……………………………… 66
4.2 效率對可測的生產率、出口行為及
企業(yè)規(guī)模的影響……………………… 70
4.3 量化…………………………………… 73
4.4 反事實分析…………………………… 74
4.5 結束語………………………………… 75
4.6 相關文獻……………………………… 76
第5章 企業(yè)異質性的壟斷競爭模型………… 77
5.1 模型框架……………………………… 78
5.2 企業(yè)進入與退出……………………… 80
5.3 封閉條件下的均衡…………………… 81
5.4 開放條件下的均衡…………………… 83
5.5 貿易的影響…………………………… 85
5.6 貿易自由化的影響…………………… 86
5.7 特殊情形———企業(yè)生產率服從帕累托分布…… 86
5.8 結束語………………………………… 89
5.9 相關文獻……………………………… 90
第6章 企業(yè)異質性的一體化均衡模型……… 92
6.1 一體化均衡分析方法:淵源和演進… 92
6.2 模型框架……………………………… 96
6.3 有成本貿易的均衡…………………… 98
6.4 自由貿易均衡的性質………………… 99
6.5 有成本貿易均衡的性質……………… 100
6.6 結束語………………………………… 103
6.7 相關文獻……………………………… 104
第三篇 理論拓展
第7章 新的經驗挑戰(zhàn)…………………… 106
7.1 內生成本加成………………………… 107
7.2 多產品企業(yè)…………………………… 112
7.3 企業(yè)組織與管理層級………………… 117
7.4 勞動力市場摩擦……………………… 120
7.5 融資約束……………………………… 125
7.6 異質性企業(yè)的區(qū)位選擇……………… 131
7.7 異質性企業(yè)的動態(tài)變化……………… 135
7.8 結束語………………………………… 140
7.9 相關文獻……………………………… 140
第8章 理論擴展:靜態(tài)模型Ⅰ ……… 143
8.1 內生成本加成………………………… 144
8.2 多產品企業(yè)…………………………… 153
8.3 企業(yè)組織與管理層級………………… 162
8.4 勞動力市場摩擦……………………… 173
8.5 結束語………………………………… 179
8.6 相關文獻……………………………… 180
第9章 理論擴展:靜態(tài)模型Ⅱ ……… 182
9.1 融資約束……………………………… 182
9.2 企業(yè)異質性的NEG模型…………… 188
9.3 結束語………………………………… 193
9.4 相關文獻……………………………… 193
第10章 理論擴展:動態(tài)模型……… 197
10.1 企業(yè)異質性與內生增長…………… 197
10.2 貿易與創(chuàng)新………………………… 206
10.3 異質性企業(yè)與商業(yè)(經濟)
周期………………………………… 214
10.4 結束語……………………………… 218
10.5 相關文獻…………………………… 219
第四篇 經世致用
第11章 企業(yè)異質性與貿易政策………… 223
11.1 基準模型框架及其擴展…………… 225
11.2 理論模型Ⅰ:自由貿易政策的福利影響…… 227
11.3 理論模型Ⅱ:內生機制與最優(yōu)均衡策略…… 233
11.5 結束語……………………………… 246
11.6 相關文獻…………………………… 248
第12章 理解中國貿易發(fā)展實踐…… 250
12.1 中國貿易發(fā)展實踐:企業(yè)層面事實……… 251
12.2 理解中國貿易發(fā)展:二元邊際……… 259
12.3 理解中國貿易發(fā)展:產品質量…… 262
12.4 理解中國貿易發(fā)展:生產率悖論…………… 269
12.5 結束語……………………………… 272
12.6 相關文獻…………………………… 273
第13章 面向未來……………………… 274
13.1 扭曲、貿易與資源誤置…………… 274
13.2 企業(yè)異質性與新開放宏觀經濟學的聯結…………… 275
13.3 從企業(yè)異質性向消費者異質性延伸………… 276
13.4 結束語……………………………… 277
后記…………………………………………… 278
參考文獻……………………………………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