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讀人群 :高等工科院校電子信息類、化工類、工業(yè)工程類、能源類、船舶類等非機械類及近機械類專業(yè)學生,高等專科學校、電大、職大、函授、成教及高等職業(yè)技術學院相關專業(yè)學生,以及相關工程技術人員 《工程制圖基礎》一書自2010年初次出版以來,一直致力于精品教材的建設。經(jīng)不斷修訂完善,至今已經(jīng)歷了2個版本、9次修訂。作為工科類院校非機械類專業(yè)使用的工程制圖基礎教材,本書自初版以來,已被廣東海洋大學和廣西、江蘇等多地高校一直選作固定教材,并因其制圖規(guī)范、水平上乘,結構清晰、內容實用、語言簡練,得到讀者的一致好評。本書第三版編寫特點如下:
1. 根據(jù)教育部有關要求,延續(xù)前兩版編寫理念,綜合相關專業(yè)對工程制圖的教學要求,對原非機械類專業(yè)工程制圖的教學內容進行適當?shù)木喓驼{整,增加房屋建筑圖、電氣工程圖和化工工程圖等新內容,以提高教材對不同專業(yè)的適應性,方便教師選用。
2.順應網(wǎng)絡教學的發(fā)展與要求,紙質教材融合數(shù)字資源。掃描書中二維碼,可在線動畫演示作圖步驟,使“靜圖”變“動圖”,有效解決了傳統(tǒng)教材作圖過程不能可視化的難點,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強化了教學效果。
3.配套習題集配置大量三維模型供交互掃讀。習題集適當降低了畫法幾何、截交線、相貫線等部分的難度,整套教材更符合新工科視域下的人才培養(yǎng)需求。習題集從多個視角動畫展示三維模型,形象、生動、有趣,與主教材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4.內容實用,定位準確。教材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全部采用新的國家標準,可供高等工科院校近機類專業(yè)學生及有關工程人員使用。
本書根據(jù)《高等學校工科工程制圖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綜合相關專業(yè)對工程制圖的教學要求,對原非機械類專業(yè)工程制圖的教學內容進行了適當?shù)木喓驼{整,增加了房屋建筑圖、電氣工程圖和化工工程圖等新內容,以提高教材對不同專業(yè)的適應性,方便教師根據(jù)專業(yè)需要選取相關授課內容。
為順應網(wǎng)絡教學的發(fā)展與要求,本書在《工程制圖基礎(第二版)》的基礎上進行了修訂完善,此為第三版。教材編寫特點如下:
1. 融入數(shù)字交互模式
書中第2~4章配套教學視頻,讀者掃描二維碼可在線動畫演示作圖步驟,使“靜圖”變“動圖”。視頻從點、線、面的投影入手,詳細演示了空間幾何問題、截交線、相貫線以及組合體視圖的求解過程,幫助初學者建立空間概念,增強感性認識,為后續(xù)章節(jié)的學習打下基礎。本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有效解決了傳統(tǒng)教材作圖過程不能可視化的難點,提高了教學效果。
2. 配套習題集配置大量三維模型供交互掃讀
與本書配套使用的《工程制圖基礎習題集(第三版)》,適當降低了畫法幾何、截交線、相貫線等部分的難度,加強了基本體、組合體的畫圖和讀圖訓練,使整套教材更符合新工科視域下的人才培養(yǎng)需要,并突出了應用與知識點的有機結合。習題集配置大量數(shù)字化資源,通過在線掃讀,可從多個視角動畫展示三維模型,形象、生動、有趣,與主教材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為讀者提供切實有效的引導和參考。
3. 內容實用,定位準確
本書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全部采用新的國家標準,可供高等院校工科近機類專業(yè)學生及有關工程人員使用。
全書共10章,內容包括制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投影基礎、軸測圖、組合體、機件表達法、標準件和常用件,以及機械工程圖、房屋建筑圖、電氣工程圖、化工工程圖的繪制與識讀方法。教材堅持“實用為主、必須和夠用為度”的教學原則,借鑒其他院校的先進經(jīng)驗,并結合編者多年的教學體會編寫而成。
本書由廣東海洋大學李波擔任主編并負責全書的統(tǒng)稿和定稿,由蕭時誠、李軍擔任副主編。參加編寫工作的有: 李波(緒論,第3章,第6章6.5節(jié)、6.6節(jié),附錄),蕭時誠(第1章,第2章2.1~2.3節(jié),第8章),李軍(第2章2.4節(jié)、2.5節(jié),第5章,第7章7.3節(jié)),陳明(第4章),楊芳(第6章6.1~6.4節(jié)),胡遠忠(第7章7.1節(jié)、7.2節(jié)),尹凝霞(第9章),黃思慶(第10章)。
李廣慧教授負責全書的審稿工作,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李軍老師負責全書的動畫制作;廣東海洋大學圖學課程組全體教師均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謹表衷心的感謝。
鑒于編者水平有限,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本書按其主要內容編制了各章課件,在上?茖W技術出版社網(wǎng)站“課件/配套資源”欄目公布,歡迎讀者登錄www.sstp.cn瀏覽、下載。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