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大家談·第一輯:從文化自知到文化自信
定 價:52 元
本書收錄楊朝明教授的數(shù)十篇文章,對“從文化自知到文化自信”的可行之路、必由之路提出獨到見解。正如他在書中所說:“許多人在世界文明面前感到迷茫、在西方文明面前感到卑微,缺少的是對自身文明符合歷史真實的認知。理解到這一點,才能達致真正的文化自信,與全人類共享中華文化的偉大智慧!
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先生長期致力于孔子、儒學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與弘揚,致力于講清楚“學術的中國”“理論的中國”,把真實而深刻的中國展現(xiàn)給世界。他真誠而熱切地提出,走出迷茫、超越糾結、回歸經(jīng)典、聆聽圣賢是從文化自知到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楊朝明,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全國政協(xié)委員、民進中央委員,山東省政府首屆決策咨詢特聘專家,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副理事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中國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等。出版學術著作《魯國史》《儒家文化面面觀》《魯文化史》《周公事跡研究》《儒家文獻與儒家學術研究》《出土文獻與早期儒學研究》《孔子事跡編年會按》《傳統(tǒng)文化要論》《孔子弟子評傳》《正本清源說孔子》《論語詮解》《孔子家語通解》《中華傳統(tǒng)八德詮解》《儒學精神與中國夢》《孔子之道與中國信仰》等20余部。
目 錄
上篇 中華文明的真實樣態(tài)
把握儒家思想精髓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認識儒學價值,堅定文化自信
弘揚原始儒學的真精神
探尋儒學真精神
由文化自知到文化自信——從儒學的格局與氣象談起
從文化自信看民族的根與魂
儒學在今天該是什么樣態(tài)——《儒學與現(xiàn)代化的新探討》讀后
儒家文化有沒有中斷過
重新認識儒家“中道”哲學
中庸之道并非“和稀泥沒原則”——楊朝明研究員在“春秋講壇”的演講
儒學的五大當代價值
認識中國儒學的“三段論”
文化學視野中的儒家文化
人文傳統(tǒng)與儒家教化學說
儒學專家談忠孝
在仁愛的歷史長河中
修齊治平:千年的家國情懷
成人之“道”與為政之“德”
儒學是關于愛與敬的學問
恕道:修身成德的金律
孔廟祭祀“很中國”
中國禮樂文明的本質(zhì)與文化自信——楊朝明先生訪談錄
古代禮儀的闡釋及其創(chuàng)造性轉化
我國古代的“成人”禮儀及其現(xiàn)實意義
詩教的人文價值及其當代思考
儒學:從“洙泗之域”走來
“學以成人”與“學成大人”
你知道儒學的巨大內(nèi)力嗎?
儒學的包容特征與世界文明的和諧
下篇 中華文化的當代思考
為中華文明確認世界坐標
對民族命運有思考才能對文化有尊重——訪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
傳承儒學價值需要正本清源
珍視傳統(tǒng),堅定文化自信
怎樣用傳統(tǒng)文化筑牢民族的根基
孔子之教:化育人心,以成文德——訪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
孔子智慧:構建和諧社會的文化支撐
“中道”觀念與中國史學傳統(tǒng)
“智”是一種境界和格局
傳統(tǒng)“八德”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
弘道明德,讓儒學照進現(xiàn)實——寫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孔子研究院一周年之際
儒家“大學之道”與高校人文教育
大學語文與傳統(tǒng)文化教育
以師道尊嚴挺立民族信仰
尊師尊道德興國興法度
青少年的精神出路在何方
用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鋪染青少年的生命底色——訪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
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之管見
重視和加強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宣傳教育
以經(jīng)典詩文涵養(yǎng)道德心性
放下“官本位”盡職“官本分”
儒學特質(zhì)與廉政文化
中華傳統(tǒng)“八德”與廉政建設
儒商的心性與境界
詩禮傳統(tǒng)與中華家風
紅火的春節(jié)濃郁的傳統(tǒng)
經(jīng)典相伴,知近知顯
儒學普及切忌虛華不實
與《論語》相伴,走人生正道
中國獻給世界的最偉大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