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特曼說:“美利堅合眾國本身就是一首偉大的詩歌……一個詩人必須和一個民族相稱……他的精神應和他的國家精神相呼應……他是她地理、生態(tài)、江河和湖泊的化身!边@本史論采用歷史唯物主義與文本釋讀相結合的方法,集中論述了從17世紀北美殖民地時期到20世紀下半葉后現(xiàn)代時期九位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美國詩人及其代表性詩作,其中包括清教詩人安妮?布雷茲特里特、邁克爾?威格爾斯沃思和愛德華?泰勒,超驗主義詩人愛默生,浪漫主義詩人惠特曼,現(xiàn)代主義詩人弗羅斯特、艾略特和威廉斯以及后現(xiàn)代主義詩人奧爾森,力求既勾勒美國史詩脈絡又鞭辟入里地進行詩歌文本釋讀,給讀者一種豁然開朗又絲絲入扣的詩歌審美體驗。
黃宗英(1961—?),現(xiàn)任北京聯(lián)合大學教授;1996年7月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并留校任教;1997年晉升副教授;1998—1999年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做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講“惠特曼研究”等六門英美詩歌課程;回國后,在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主講“19世紀美國詩歌”“20世紀美國詩歌”兩門研究生課程;2005年調入北京聯(lián)合大學;2008年晉升教授,主講“英美詩歌名篇選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016]、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019])、“圣經文學”等課程。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比較視野下的趙蘿蕤漢譯《荒原》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兩項,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和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計劃重點項目各一項。在CSSCI來源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出版《弗羅斯特研究》《愛默生與美國詩歌傳統(tǒng)研究》等學術專著五部;編著高校英語專業(yè)教材兩部,分別為《英美詩歌名篇選讀》和“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圣經文學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