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焜的主要研究領域是企業(yè)、產權和所有制,還有價值論,主要研究成果有國有企業(yè)雙層法人化改革論、合作制重建論、所有制結構論和價值規(guī)律與市場機制內在統(tǒng)一論。他治學嚴謹,崇實求真,帶著實踐中的問題讀書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論觀點。他的研究成果都是建立在調查研究基礎上的。
《唐宗焜集》編選了代表筆者主要學術思想的文章,包括如下幾個部分:經濟改革研究報告,關于國有企業(yè)雙層法人化改革、合作制重建、價值規(guī)律與市場機制、所有制范疇與所有制結構的論文,經濟改革時評。
作為中國近代以來最早成立的國家級經濟研究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的歷史,至少可上溯至1929年于北平組建的社會調查所。1934年,社會調查所與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合并,稱社會科學研究所,所址分居南京、北平兩地。1937年,隨著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社會科學研究所輾轉于廣西桂林、四川李莊等地,抗戰(zhàn)勝利后返回南京。1950年,社會科學研究所由中國科學院接收,更名為中國科學院社會研究所。1952年,所址遷往北京。1953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簡稱“經濟所”。1977年,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立之初的14家研究單位之一,更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仍沿用“經濟所”簡稱。
從1929年算起,迄今經濟所已經走過了90年的風雨歷程,先后跨越了中央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三個發(fā)展時期。經過90年的探索和實踐,今天的經濟所,已經發(fā)展成為以重大經濟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為主攻方向、以“兩學一兩史”(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和經濟史、經濟思想史)為主要研究領域的綜合性經濟學研究機構。
90年來,我們一直最為看重并引為自豪的一點是,幾代經濟所人孜孜以求、薪火相傳,在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經濟理論發(fā)展作出7杰出貢獻的同時,也涌現(xiàn)出一大批富有重要影響力的著名學者。他們始終堅持為人民做學問的堅定立場,始終堅持求真務實、腳踏實地的優(yōu)良學風,始終堅持慎獨自勵、言必有據(jù)的學術品格。他們是經濟所人的突出代表,他們的學術成就和治學經驗是經濟所最寶責的財富。
撫今懷昔,述往思來,在經濟所迎來建所90周年之際,我們編選出版《經濟所人文庫》(以下簡稱《文庫》),既是對歷代經濟所人的紀念和致敬,也是對當代經濟所人的鞭策和勉勵。
《文庫》的編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學術委員會負總責,在多方征求意見、反復討論的基礎上,最終確定入選作者和編選方案。
《文庫》第一輯凡40種,所選作者包括歷史上的中央研究院院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歷任經濟所所長以及其他學界公認的學術泰斗和資深學者。
《文庫》第二輯共25種,在延續(xù)第一輯入選條件的基礎上,第二輯所選作者包括經濟所學術泰斗和資深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二級研究員,經濟所學術委員會認定的學術帶頭人。
在堅持學術標準的前提下,同時考慮的是入選作者與經濟所的關聯(lián)。他們中的絕大部分,都在經濟所度過了其學術生涯最重要的階段。
《文庫》所選文章,皆為入選作者最具代表性的論著。選文以論文為主,適當兼顧個人專著中的重要篇章。選文盡量側重作者在經濟所工作期間發(fā)表的學術成果,對于少數(shù)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已成名的學者,以及調離經濟所后又有大量論著發(fā)表的學者,選擇范圍適度放寬。為好中選優(yōu),每部文集控制在30萬字以內。此外,考慮到編選體例的統(tǒng)一和閱讀的便利,所選文章皆為中文著述,未收入以外文發(fā)表的作品。
以最少勞動消耗取得最多使用價值
價值規(guī)律、市場機制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
怎樣理解所有制這個范疇
計劃經濟實踐中的矛盾——中國國營工業(yè)企業(yè)的供銷體制
對社會主義經濟機制研究的幾點意見——社會主義經濟機制理論討論會總結發(fā)言
全民所有制(國家所有制)改革設想——在國務院經濟、技術、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召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改革問題座談
會上的發(fā)言提綱
經濟理論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感
經濟科學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我國現(xiàn)階段的私人經濟問題
私營經濟在中國經濟發(fā)展中的地位
經濟運行機制改革與所有制改革的關系
職能分離:國有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的關鍵
產權界定與國有資產
國有企業(yè)利潤轉移和企業(yè)再生產能力
國有企業(yè)固定資產折舊基金的產權問題
國有產權制度建設的當務之急
股份合作制的產生和政策引導——股份合作制不是單一的企業(yè)制度
國有資產的產權經營與管理問題——對《國有資產法》起草的若干意見
國企改革、債權保障和產業(yè)重組
國有企業(yè)法人化改造難點
關住無主投資的閘門
再談關住無主投資閘門
破產財豈可發(fā)?
學術刊物的生命在于探索——《經濟研究》創(chuàng)刊40周年座談會書面發(fā)言
“小金庫”清理與大金庫改革
國有產權營運體制改革評析
國有企業(yè)產權交易行為分析
不完全資本市場的功能殘缺
合作制重建和合作社思想再啟蒙
市場經濟不能沒有合作社
八十年代《經濟研究》編輯瑣記
從1959年經濟所兩件事說起——在2019年5月18日經濟所建所90周年國際研討會上的主旨演講
編選者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