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的故事(彩色文字版)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指定書目
定 價:28 元
★法拉第的圣誕科學講座講的是基本化學知識。著者通過蠟燭燃燒的種種表演和實驗,對日常生活中各種現(xiàn)象的科學原理進行了解釋,并且教給小聽眾們進行實驗、觀察現(xiàn)象和科學分析的方法。這6次講座后來被整理成《蠟燭的故事》,成為傳世的科普名著。通過本書,我們的小讀者、家長和老師可以邊讀、邊做、邊驗證、邊思考!断灎T的故事》一書,被譯為多種文字出版,是科普讀物的典范。
適讀群體:小學四年級及以上——初中三年級及以下
法拉第在皇家學院每年為青少年聽眾舉辦的一系列圣誕科普講座,《蠟燭的化學史》是*著名的一篇。這篇文章中有大量的實驗和例證,由法拉第于1860年至1861年間的六次圣誕科學講座的講稿匯集而成。
法拉第的講座思路開闊、涉及面廣,涉及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個學科領域,把許多基礎學科的核心問題都承載其中。
邁克爾·法拉第(1791-1867),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因在電磁學方面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電學之父”和“交流電之父”。出生于薩里郡紐因頓一個貧苦鐵匠家庭,僅上過小學。1831年,他作出了關于電力場的關鍵性突破,永遠改變了人類文明。法拉第自幼愛好科學研究,專心致志,受到英國化學家戴維的賞識,由戴維舉薦到皇家研究所任實驗室助手,從此他踏上了獻身科學研究的道路。法拉第主張“科學應該為大眾了解,而且要從孩子開始。”在任皇家研究所實驗室主任后不久,他發(fā)起舉行星期五晚間討論會和圣誕節(jié)少年科學講座。他在100多次星期五晚間討論會上作過講演,在圣誕節(jié)少年科學講座上講演達19年之久。他的科普講座深入淺出,配以豐富的演示實驗,深受歡迎,其中1860~1861年間的演講,被W.克魯克斯匯集成著名的科普讀物《蠟燭的故事》。
譯者的話
第一講 蠟燭:火焰 它的來源 結(jié)構(gòu) 變化 亮度
第二講 蠟燭:火焰的亮度 燃燒需要空氣 水的生成
第三講 產(chǎn)品:燃燒生成的水 水的性質(zhì) 一種化合物 氫
第四講 蠟燭中的氫 氫燒成水
第五講 水的另一部分 氧 空氣中的氧 空氣的性質(zhì) 蠟燭燃燒時的其他產(chǎn)品 二氧化碳和它的特性
第六講 碳或碳質(zhì) 煤氣 呼吸及其與蠟燭燃燒的共同點 結(ji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