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話題的形式,討論了多媒體和新式軟件視閾下的思政課建設、影響大學生思政課學習興趣的原因、傳統(tǒng)文化與思政課關系等五個課堂教學問題,以及三個實踐教學問題和三個大學生思政教育問題。每個話題都以話題導引、話題分析、話題小結的結構安排,既回答了提問式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等傳統(tǒng)教學方法如何適應新型多媒體環(huán)境的問題,也從培養(yǎng)興趣的角度,探討了新時代大學生對思政課的新式要求,還分析了實踐教學體系的架構、現(xiàn)狀、困境及改進措施。另外,本書也對黨史教育、紅色文化教育、生態(tài)文明教育在新時代大學生中的進一步開展做了一定程度的探討。對于大學生努力學習思政課及各門專業(yè)文化知識,對于增強他們實現(xiàn)中國夢的信心和動力,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范文明,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碩士、博士,湖北經濟學院副教授,中國現(xiàn)代史學會會員,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文化史、高校思政教育。曾參與翻譯《越軌社會學》,出版?zhèn)人專著《民初〈大公報〉教育觀》。曾在《東南學術》《求是》等雜志發(fā)表歷史類、思政類學術論文多篇。曾參與或主持教育部、省教育廳科研項目多項。
課堂教學篇
話題一:多媒體視閾下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教學效果  /  2
一、多媒體視閾下的提問式教學法  /  3
二、多媒體視閾下的啟發(fā)式教學法  /  9
三、多媒體視閾下的參與式教學法  /  13
四、多媒體視閾下的課后作業(yè)輔導  /  17
小  結  /  19
話題二:新式軟件應用的喜與憂  /  21
一、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勢與不足  /  21
二、慕課與微課平分秋色  /  27
三、雨課堂效果簡析  /  34
小  結  /  38
話題三:影響大學生思政學習興趣的成因  /  40
一、舊式教學方法  /  40
二、新式軟件使用低效化  /  47
三、監(jiān)管制度不力  /  51
小  結  /  56
話題四:傳統(tǒng)文化的融入與《綱要》課興趣的提高  /  57
一、《綱要》課的特點  /  57
二、傳統(tǒng)文化與《綱要》的契合點  /  63
三、如何將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效融入《綱要》課  /  68
小  結  /  79
話題五:思政課教師如何吸引學生  /  80
一、師德高尚的老師  /  81
二、言傳身教的老師  /  86
三、酷愛教學的老師  /  92
四、方法對路的老師  /  96
五、俗氣噱頭的老師  /  101
小  結  /  109
實踐教學篇
話題六:實踐教學體系的架構  /  112
一、課堂實踐教學  /  112
二、校園實踐教學  /  118
三、人物訪談實踐教學  /  121
四、紅色景點實踐教學  /  126
小  結  /  131
話題七:實踐教學之問題探究及構建特點  /  132
一、實踐教學之問題探究  /  132
二、實踐教學之構建特點  /  145
小  結  /  153
話題八:實踐教學的現(xiàn)狀、困境及構建措施  /  154
一、實踐教學現(xiàn)狀  /  154
二、實踐教學的困境  /  162
三、實踐教學的構建措施  /  168
小  結  /  173
思政教育篇
話題九:政治認同視閾下的新時代大學生黨史教育探析  /  176
一、當前大學生政治認同現(xiàn)狀的優(yōu)勢與不足  /  177
二、導致當前大學生政治認同不足的原因  /  180
三、當前高校黨史教育存在的優(yōu)勢與不足  /  183
四、政治認同視閾下提升黨史教育的對策  /  188
小  結  /  192
話題十:紅色文化如何有側重地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  /  193
一、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思政課中的作用  /  193
二、四門思政課的不同側重點  /  197
三、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  204
四、有分別、有側重地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的途徑  /  207
小  結  /  211
話題十一:生態(tài)文明與大學生思政教育  /  212
一、生態(tài)文明意識的概念及其現(xiàn)實意義  /  213
二、當前大學生生態(tài)文明觀的樂觀現(xiàn)狀  /  216
三、當前大學生生態(tài)文明意識的不足之處及成因  /  220
四、解決當前大學生生態(tài)文明觀問題的途徑  /  225
小  結  /  228
參考文獻  /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