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關于含混性的哲學 阿爾封斯德瓦朗斯
導論:意識與自然的關系問題
章 反射行為
導言 生理學關于客觀性的定義及經(jīng)典的反射概念。實在分析
與因果說明的方法。
節(jié) 經(jīng)典的反射概念及其輔助假說
1. 刺激
2. 興奮的位置
3. 反射環(huán)路
反射的化學的、分泌的、植物性的條件。大腦的與小腦的條件;
抑制與控制、協(xié)調(diào)與整合的觀念;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等級概念。反射對
于同時發(fā)生的各種反應的依賴。對于各種先前發(fā)生的反應的依
賴:反射的擴散,反射的反向,韋伯定律與閾限觀念。
4. 反應
概述;秩序問題;解剖學秩序與生理學秩序
第二節(jié) 格式塔理論對于反射的解釋
1. 眼睛的注視反射;各種興奮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與反應的關系
2. 推論
3. 推論的證實:機能重組與替代,尤其以偏盲為例
4. 反射的生物學含義
第三節(jié) 結論
1. 形式范疇
2. 這一范疇是多余的嗎? 在一門相當發(fā)達的生理學中,神經(jīng)功能被
歸結為一些物理類型的關系的一種交織嗎?
3. 形式與目的。作為描述范疇的秩序
第二章 高級行為
第三章 物理秩序,生命秩序,人的秩序
第四章 心身關系及知覺意識問題
所引著作目錄
法中術語對照表
中法術語對照表
西中人名對照表
中西人名對照表
初版譯后記
修訂版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