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許倬云教授的作品集,圍繞中國的文化與經濟進程、中國文化的當代意義等問題分兩部分進行講述。許倬云的行文極具世界眼光,他從古代中國人的生活家常,如廚房、餐桌等著筆,談到生產勞動方式的變化和知識、思想的變革,通過各個時代的生活側面,勾勒出中國經濟、文化的發(fā)展歷程,終落腳于走向世界的現(xiàn)代中國。在他的筆下,社會生活的細流與社會變革的總體風貌細密交織,線索明晰,清晰呈現(xiàn)出歷史的深層智慧。
我們活在今天,正如站立江口,身后是源遠流長的巨流,挾千年文化蓄積的能量,奔騰而至。江口之外,海水汪洋無際,江波與海濤相聚相迎,激起層層巨浪。我們身處今日,目睹巨變正在進行,在人類歷史上將有一個全新的文化世界出現(xiàn)。抬頭前瞻,波濤萬頃,這是觀潮的好季節(jié)。
許倬云,1930年生,江蘇無錫人。著名歷史學家。曾執(zhí)教于匹茲堡大學,先后任香港中文大學、夏威夷大學、杜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主要作品有《漢代農業(yè)》《萬古江河》《中國文化的精神》《歷史大脈絡》《從歷史看管理》《從歷史看時代轉移》等
章中國的文化與經濟進程
歷史的多種定義 /
古代的中原是怎樣形成的? /
古代中原的多種文化 /
中國概念與其經濟接口 /
中國中原與其鄰近地區(qū)史前時期的居住與食物資源 /
中國古代平民生活食物、居住、衣著、歲時行事及生命儀禮 /
文化間的互動(一)中國古代文化圈之間的融合 /
文化間的互動(二)社會與階層間的文化互動 /
文化間的互動(三)中國文化與外來文化相遇 /
劉邦與朱元璋兩種創(chuàng)業(yè)的風格 /
第二章中國文化的當代意義
人生價值的探討(一)人類追尋人生意義的經驗 /
人生價值的探討(二)中國文化中人生價值的探索 /
人生價值的探討(三)目前我們要追求的人生意義 /
情理相通的通識教育 /
人文學科的任務 /
中國現(xiàn)代學術科目的發(fā)展 /
美國國會圖書館中文藏書的史料意義舉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