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燈塔去》由三個部分組成。窗描寫的是拉姆齊教授一家和幾個朋友在海濱度假生活中一個下午和晚上,中心是晚餐。歲月流逝用淡淡的幾個鏡頭和回憶,展現(xiàn)了這所別墅因主人在戰(zhàn)時無暇來度假而逐漸破敗下來,而在此期間,拉姆齊家中夫人及長女先后死去,長子也在戰(zhàn)爭中陣亡。燈塔講的是十年以后的拉姆齊先生和小兒子詹姆斯、女兒卡姆乘小船去到了燈塔,實現(xiàn)了十年前詹姆斯的愿望。
表面看來,這部小說就像有錢有閑的中產(chǎn)階級的懶散和消夏生活,充滿了沒有起點也沒有結(jié)尾的社交閑談,人們對生活中一些人和事物的反映,以及由此而生的聯(lián)想。沒有驚人的事件,沒有太多的活動,平平淡淡。所反映的生活現(xiàn)實,用小說中不止一次出現(xiàn)的譬喻來形容,很像坐在一輛疾馳的火車中的人向窗外看去時的感覺,他看見人群、景物在窗外閃過,目光剎那間停留在某處,似乎感到看見了什么,但旋即消失的無影無蹤,這是伍爾夫心目中的現(xiàn)實和生活,即一個籠罩著我們的半透明的外殼。
她是倫敦文學生活的中心T.S.艾略特
她用一只手擋住命運的襲擊,另一只手匆匆在紙上記下自己的東西卡夫卡
伍爾夫蕞具自傳色彩的小說:
獻給父親母親曾經(jīng)的功與過,以及那些傷害過我們的生活
維吉尼亞·伍爾夫
VirginiaWoolf(1882-1941)
1882年生于倫敦的一個書香名門之家。22歲時開始在《泰晤士報》等報刊上發(fā)表文章。代表作有小說《雅各布之屋》《達洛維夫人》《到燈塔去》《海浪》,文學評論集《普通讀者》和女權(quán)問題論著《一間自己的房間》等。1941年,伍爾夫在鄉(xiāng)間的住所寫完了她的蕞后一部小說《幕間》,又一次陷入了精神病的痛苦。于是,她將自己勤奮寫作的一生結(jié)束在一條河流之中。
伍爾夫是引導現(xiàn)代主義潮流的先鋒。她和喬伊斯、普魯斯特等一起把意識流小說推向世界,極大地影響了世界范圍內(nèi)傳統(tǒng)的寫作手法。她被認為是20世紀蕞偉大的小說家之一。
王家湘: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教授。曾被中國翻譯協(xié)會授予zi深翻譯家稱號。主要譯著有《小世界》《雅各布之屋》《達洛維夫人》《到燈塔去》《沙堡》《我的人生故事》《青春》《他們眼望上蒼》《湯姆叔叔的小屋》《瓦爾登湖》等。2014年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