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戰(zhàn)信號處理
定 價:98 元
自動威脅傳感器1的基本戰(zhàn)術功能是在有干擾的條件下,通過監(jiān)視模式完成目標檢測,進而在跟蹤模式下進行定位。許多常見的電子攻擊(EA)技術利用傳感器的缺陷來破壞或降低傳感器檢測或跟蹤能力。為了開發(fā)這些電子攻擊技術,需要情報機構收集實際威脅傳感器的樣本。這樣電子戰(zhàn)工程師就可以發(fā)現(xiàn)特定的傳感器硬件缺陷。
第1章現(xiàn)代電子戰(zhàn)簡介
1.1海軍電子戰(zhàn)的演化歷程
1.2基本術語及場景模型
1.3突襲殲滅概率
1.4 策略案例.參考文獻
第2章脈沖多普勒雷達基礎
2.1電磁脈沖.
2.2動態(tài)距離和增益控制
2.3相參增益和非相參增益.
2.4天線
2.5多普勒效應.參考文獻
第3章低截獲概率雷達和電子攻擊模型
3.1反艦導彈模型.
3.2雷達距離方程與燒穿距離
3.3距離多普勒圖和成像.
3.4目標散射模型
3.5 轉發(fā)式電子攻擊模型和數(shù)字射頻存儲
3.6 模型概述.
3.7 檢測、分類與電子防護參考文獻
第4章面目標電子防護信號處理
4.1目標分類:假目標.
4.2 目標分類:誘餌.
4.3目標分類:箔條
4.4雙相參源電子攻擊
參考文獻.
第5章低截獲概率雷達的電子防護波形
5.1編碼波形電子防護.
5.2步進波形電子防護 .
5.3探測波形電子防護.
參考文獻
第6章多接收機電子防護信號處理
6.1雙相參干擾源電子防護近似·
6.2反艦導彈空時自適應處理
6.3壓制干擾電子防護
6.4 小結
第7章 自適應電子戰(zhàn)
7.1 概述
7.2 對數(shù)似然比基礎 .
7.3 電子戰(zhàn)實例.
7.4 結論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