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岡石窟的考古學研究(考古學名家杭侃、李裕群推薦。日本第13屆濱田青陵獎得主岡村秀典作品)
定 價:89 元
本書是日本考古學家岡村秀典研究云岡石窟的專著。作者參照中日兩國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結合近年中國的考古新發(fā)現(xiàn),綜合運用樣式學、圖像學和空間分析的研究方法,對云岡石窟主要洞窟的具體年代、信仰內容及其源流、窟內尊像配置所體現(xiàn)的觀念、北魏時代武周山石窟寺全景的復原等做了深入細致的考證分析。
收錄200余幅珍貴圖片,融貫中日云岡石窟編年說
岡村秀典(Okamura Hidenori):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教授、所長。1957 年生于日本奈良市,1980 年畢業(yè)于京都大學文學部,1982 年作為進修生進入北京大學學習,歷任京都大學助教、九州大學副教授,2000 年獲濱田青陵獎,2019 年獲立命館白川靜紀念東洋文字文化賞。師從樋口隆康、林巳奈夫教授,受宿白、鄒衡、俞偉超等先生的熏陶,主要研究中國考古學。著有《三角緣神獸鏡の時代》(吉川弘文館,1999)、《中國古代王權と祭祀》(學生社,2005)、《夏王朝》(講談社學術文庫,2007)、《中國文明》(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08)、《鏡が語る古代史》(巖波新書,2017)、《中國文明 農業(yè)與禮制的考古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另外,總監(jiān)修《云岡石窟》共42 冊(科學出版社,20142018)。
徐小淑:博士,山西大同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
章 云岡石窟的歷史
節(jié) 石窟前史 /003
第二節(jié) 文獻中的北魏石窟寺 /010
第三節(jié) 碑文記載的石窟寺復興事業(yè) /015
第四節(jié) 發(fā)現(xiàn)與調查 /022
第二章 云岡石窟的開鑿工程
節(jié) 石窟的源流 /037
第二節(jié) 既往的年代觀與本書的編年 /042
第三節(jié) 前所未有的大工程 /050
第三章 大像窟的營造
節(jié) 前1期大佛的雕鑿 /061
第二節(jié) 未完成的大像窟前2期 /069
第三節(jié) 中部山崖的大像窟前3期 /078
第四節(jié) 云岡前期的雕像 /095
第五節(jié) 大佛與皇帝 /102
第四章 佛殿窟的營造
節(jié) 雙窟的出現(xiàn) 中1期 /113
第二節(jié) 彰顯馮太后功德的營造事業(yè) /137
第三節(jié) 民間造像太和七年龕 /148
第五章 仿中式木構建筑的石窟
節(jié) 佛殿窟的完成 中2期 /165
第二節(jié) 雙窟與二圣 /193
第三節(jié) 佛殿窟的變化 中3期 /201
第四節(jié) 塔廟窟與漢式服制的確立 /232
第六章 后期造像及北魏之后的云岡石窟
節(jié) 遷都洛陽后的中小窟
云岡后期窟 /263
第二節(jié) 隋唐時代的佛三尊像 /279
第三節(jié) 遼金時期的石窟寺復興 /288
附 錄
索 引 /297
參考文獻 /309
云岡石窟新舊編號對照表 /321
后 序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