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由儒、釋、道三家構成。有當代大德指出,儒家的根是《弟子規(guī)》,釋家的根是《十善業(yè)道經(jīng)》,道家的根是《太上感應篇》。《太上感應篇》從各個方面講述了善惡報應的原理、原則。何者為善,何者為惡?本書使閱者法法頭頭,有所仿效,心心念念,有所警懲。
本書是才高學富的青年學者劉余莉等對《太上感應篇》進行的全新解讀。《太上感應篇》是勸人作善之書,特別是該書的《積善章》,全部講的是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的箴言。這篇經(jīng)典重在闡述因果規(guī)律,是解決現(xiàn)代社會道德問題的苦口良藥。
劉余莉,1973年生,內(nèi)蒙古赤峰人,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部教授、倫理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傳統(tǒng)文化促進會《群書治要》傳承委員會主任,中國倫理學會理事,《人民網(wǎng)·理論版》文化教育專家。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士、碩士,英國赫爾大學哲學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哲學系博士后,美國耶魯大學、英國威爾士三一圣大衛(wèi)大學訪問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