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一種抽象的理念,多少年一直困擾著無數(shù)學人,大家莫衷一是,不能取得共識,產(chǎn)生了諸多理論體系,比如傳統(tǒng)的認識論美學以及開辟了美學研究新途徑的價值論美學。但是價值論派的學者們卻誤將認識論美學中的核心范疇的美引進了價值論美學的領域。筆者認為,作為認識論美學核心范疇的美,跟價值論美學并無關聯(lián),并在書中分為三大模塊對其進行了論述。
張榮生,男,1934年生,江西新余人,中**員,1957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主要從事美學以及文藝學研究,主要著作有《美學導論》;論文《記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美學大討論》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外國文學研究》收入《意象派和意象派的詩歌理論》以及《中國古典詩歌與美國意象派詩人的審美追求》。
序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馬克思的價值論美學思想
評“美在意象”說
——與葉朗教授商榷
記20世紀50年代的美學大討論
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審美本性
素質、創(chuàng)新與美感教育
物質生產(chǎn)的物化與藝術生產(chǎn)的物態(tài)化
——兼論物化術語的濫用
詩歌意象與詩性智慧
科學與詩的融合
——讀倪峭丹《丁香山谷》
于細微處見精神
——評《魯海求索集》
天下第一奇畫《清明上河圖》
耿起峰繪畫的藝術特色
康曉峰繪畫的審美追求
中西詩性文化精神之差異
意象派和意象派的詩歌理論
中國古典詩歌與美國意象派詩人的審美追求
附錄
“意象”與“魅力”
黃藥眠與美學大討論的潮起潮落
——訪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學討論參與者張榮生先生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