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是由人格面具構成的,每個人都有許多不同的人格面具,以適應不同的情境。適應能力強、心理健康的人,人格面具之間的關系是和諧統(tǒng)一、融洽友好的。如果人格面具之間是相互對立的,當矛盾達到一定程度時,內(nèi)心就會產(chǎn)生沖突,在行為模式上出現(xiàn)問題!度烁瘢毫私庾晕叶聪に说男睦韺W》介紹了13種人格類型,其中絕大多數(shù)都是較為常見的,每位讀者都能夠從中瞥見自己的影子,并通過對內(nèi)容的學習更好地理解面具下的思維和言行。同時,書中也著重介紹了一些比較危險的人格,希望幫助讀者在生活中提高辨識力,更好地保護自己。
		
	
                                焦慮型人格×抑郁型人格×消極型人格×強迫型人格×討好型人格×自卑型人格×自戀型人格×被動攻擊型人格×表演型人格×控制型人格×偏執(zhí)型人格× 
邊緣型人格×反社會人格 
13種常見人格類型的案例×描述×探索×相處 
以寬容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不同人格類型的閃光點 
以明智的態(tài)度和底線思維去應對各種人格類型            
序言 
人性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經(jīng)常會說這句話,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表現(xiàn)在哪里,又是怎樣形成的,卻鮮少有人能夠給出合理的解釋。不僅如此,我們還可能會對個體之間的差異產(chǎn)生嚴重的誤解,繼而引發(fā)沖突、隔閡與痛苦。 
不只是看不懂他人,有時我們甚至連自己也看不清楚:不明白為何總在不快樂、沒有成就感的漩渦里徘徊;在感情中一次次地被他人傷害;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讓內(nèi)心變得緊張不安;期待被身邊的人認可,不自覺地開啟討好模式……還有些時候,我們以為自己知道自己行為的原因是什么,其實只是誤解。 
人的復雜之處,就在于思維、情感與行為之間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不一致的情況。正因為此,我們才有必要學習和了解人格心理學,這對于自我完善、心理療愈、理解他人,乃至提升洞察力、實現(xiàn)安全有效社交,都有積極而重要的意義。 
那么,到底什么是人格呢? 
人格是構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統(tǒng)合模式,這個獨特模式包含了一個人區(qū)別于他人的,穩(wěn)定而統(tǒng)一的心理品質。聽起來比較晦澀,或許借助榮格的人格面具理論來詮釋,會更容易理解一些:人格是由人格面具構成的,每個人都有許多不同的人格面具,以適應不同的情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成長就是不斷形成人格面具的過程。適應能力強、心理健康的人,人格面具之間的關系是和諧統(tǒng)一、融洽友好的。如果人格面具之間是相互對立的,當矛盾達到一定程度時,內(nèi)心就會產(chǎn)生沖突。 
在處理內(nèi)心沖突的時候,人們常用的方法有三種:壓制、分裂與整合。 
壓制某一個人格面具,無法讓這個面具真正消失,只能把它壓 
到潛意識里,但稍不留神它就會冒出來。由于是無意識的,所以我們很難覺察到。這也是為什么有些時候我們無法解釋自己做出的某些行為? 
在正常情況下,不同的人格面具之間是相互關聯(lián)而又有區(qū)別的,這叫作分化。如果把兩個人格面具分裂,避免兩個面具同時出場,結果你應該能夠猜測到,人會反復無常、出爾反爾,前一秒匆忙地作了決定,后一秒就開始反悔。 
人格面具多,證明分化得好,但這不是心理健康的唯一標準。除了分化以外,整合也很重要。如果人格面具之間都是疏離的,人格就會支離破碎;如果人格面具之間都是對立的,內(nèi)心就會不斷地產(chǎn)生沖突。所以,無論是心理咨詢還是心理治療,都是對人格面具進行整合。 
通過對榮格人格面具理論的了解,我們應當能夠領悟到一個真相:人格特質本身沒有好壞之分,沒有必要排斥或壓抑任何一個人格面具,無論它是不是自己喜歡的。因為每個面具都有存在的理由,人格也有適用的情境,懂得恰當?shù)乩,都可以給我們帶來益處,這也是人格健全的表現(xiàn)。只有當某一人格面具過于明顯或過于固化,無法適應不同的情況,讓自己或他人(或兩者)難以忍受時,這一人格面具才會成為一種障礙,而我們真正要關注的是這一傾向。 
這就好比,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點自戀的人格特質,這是對自己存在的肯定。成熟的自戀是心理健康的基礎,無論外界對自己的評價如何,內(nèi)在自我始終都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如果自戀過了頭,認為自己比周圍的人都完美,強迫別人認可自己,無根據(jù)地夸大自己的才干與成就,認為自己的想法是特殊的,應當享有他人沒有的特權……而在這種自大之下,又長期體驗著脆弱的低自尊,那么就屬于自戀型人格障礙了。 
沒有人會主動選擇人格障礙,它通常都是遺傳性和成長經(jīng)歷的混合產(chǎn)物。拒絕接受人格障礙對任何人而言都沒有好處,更好地了解人格障礙、接受人格障礙,才能夠以恰當?shù)姆绞饺獙λ,才能更好地認識自己、了解他人。 
當我們能夠剖析自己的人格特質,覺察到令自己或身邊人感到困擾的根源,識別出被壓抑的人格面具,接納它們的存在,不再排斥或回避,知曉它只對某些特定的情境作出反應時,可以讓我們減少許多不必要的內(nèi)心沖突和痛苦,改善思考問題、處理問題的行為模式,獲得心智上的成長,實現(xiàn)與自我的和諧相處。 
在認識人格、剖析自我的過程中,我們也能夠間接地學會洞悉他人,知曉不同人格類型的人思考和處事方式的差異,給予理解與尊重,并根據(jù)對方的人格特質采取不同的應對方式,與之更好地 
相處。 
本書中介紹的人格類型,多數(shù)都是比較常見的,我們或多或少都能夠在自己或身邊人身上瞥見它們的影子。當然,也有極少數(shù)人格特質是不太常見卻極具危害性的,之所以要把這部分內(nèi)容呈現(xiàn)出來,是為了讓讀者也能夠了解、辨識和閃避嚴重的人格障礙者設下的危險圈套,保護自己免受傷害。近兩年網(wǎng)絡上曝光的江歌案、翟欣欣騙婚、北大女生遭男友精神控制自殺案等事件,都是值得警醒的前車之鑒。 
真心地希望,每一位手捧這本書的讀者朋友,都能夠學會用不 
加評判的視角去看待自己的人格特質,接納真實的、明亮與陰影共存的自己,尊重并理解他人與自己的不同,活出靈動而舒展的人生。正所謂,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2021年初冬
韓雅男 
心理科學傳播講師 
自由執(zhí)業(yè)的心理咨詢師 
心理學專欄作者 
她在本書中通過豐富的實例,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讓讀者直觀地了解人格這一重要的心理學概念,認識到每種人格特質都有其存在的意義,當某一人格特質被過分壓制或過分夸大,才會形成人格障礙。 
借由這本書,她希望每位讀者都能夠學會與自己和解,接納真實的自我,同時學會與不同的人格類型相處,以寬容明智的態(tài)度去處理人際關系中的各種矛盾和困擾。
PART01焦慮型人格:危險尚未降臨,我已惶恐不安 
令人窒息的母愛 3 
隨時都可能有壞事發(fā)生 5 
理性的自我對話 9 
與焦慮型人格者的相處法則 13 
PART02抑郁型人格:我的存在,對世界毫無意義 
我的冷美人姨媽 19 
無意義是我的人生底色 21 
內(nèi)攝型VS依賴型 24 
停止自我攻擊與反芻 28 
與抑郁型人格者的相處法則 31 
PART03消極型人格:對你的所有挑剔,只為反襯我自己 
“怪胎”女上司 39 
貶低他人,襯托自己 41 
你有你的閃亮,我有我的光芒 43 
與消極型人格者的相處法則 46 
PART04強迫型人格:如果可以,我希望一切完美有序 
梅爾文的“紅舞鞋” 51 
以特定的方式過生活 53 
強迫型人格障礙VS強迫癥 56 
與強迫型人格者相處的法則 60 
 
PART05討好型人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凪的新生活 67 
活在別人的世界 70 
被討厭的勇氣 74 
與討好型人格者相處的法則 78 
PART06自卑型人格:我把自己放得很低,低到塵埃里 
填不滿的黑洞 85 
沉重的精神枷鎖 87 
接納真實的自我 92 
阻斷自卑困擾的練習 95 
與自卑型人格者相處的法則 99 
PART07自戀型人格:我是最好的,我愛因為我被愛 
自戀的“女王” 103 
我和別人“不一樣” 105 
自戀創(chuàng)傷VS自戀放縱 108 
走出病態(tài)自戀的沼澤 111 
與自戀型人格者相處的法則 114 
PART08被動攻擊型人格:我很不滿,卻不敢直接表達憤怒 
拖延背后的憤怒 121 
用隱蔽的方式攻擊 122 
誠實而積極地看待自己 124 
與被動攻擊型人格者相處的法則 127 
PART09表演型人格:為求關注,我要不遺余力地表演 
辦公室里的“戲精” 133 
不遺余力地時刻表演 135 
沒有掌聲也要從容前行 137 
與表演型人格者相處的法則 138 
PART10控制型人格:給你溫柔關懷,讓我成為你的主宰 
以愛之名的傷害 143 
披著羊皮的狼 144 
隱性攻擊者的策略 147 
與控制型人格者相處的法則 151 
PART11偏執(zhí)型人格:心懷惡意的人太多,我不得不時刻提防 
噩夢已終結 157 
每個人都跟我過不去 160 
改造非理性觀念 163 
與偏執(zhí)型人格者相處的法則 167 
PART12邊緣型人格:被拋棄的恐懼,讓我歇斯底里 
天使與魔鬼之間 173 
穩(wěn)定的“不穩(wěn)定” 175 
并非生來如此 178 
缺席不意味著拋棄 179 
與邊緣型人格者相處的法則 183 
 
PART13反社會人格:不動聲色,就能將你的生活毀滅 
行走在身邊的惡魔 189 
當良知沉睡 190 
反社會人格的成因 193 
與反社會人格者相處的法則 195 
后 記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