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國際貿易理論,如重商主義、絕對優(yōu)勢理論、比較優(yōu)勢理論、H-O理論、產業(yè)內貿易理論、規(guī)模經濟理論、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相互需求理論等;二是國際貿易政策,包括關稅措施、非關稅措施和鼓勵出口的措施等。
本書理論結合實際,作者見解獨到,有理有據,教材內容頗為新穎,不枯燥不乏味,有特色,作者融入更多的實踐教學成果,具有一定的閱讀價值。
重慶工商大學國際商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專業(yè)為國際貿易,曾于2015年主編《國際貿易保險》教材。
1. 國際貿易概論
1.1 國際貿易的原因
1.2 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的區(qū)別
1.3 相關國際貿易的基本概念
第一部分 國際貿易理論
2. 重商主義和絕對優(yōu)勢理論
2.1 重商主義
2.2 絕對優(yōu)勢理論
3. 比較優(yōu)勢理論
3.1 大衛(wèi)·李嘉圖與比較優(yōu)勢理論
3.2 比較優(yōu)勢理論的分析
4. 赫克歇爾—俄林理論
4.1 赫克歇爾、俄林與H-O理論
4.2 H-O理論模型
4.3 H-O理論拓展
4.4 里昂惕夫之謎
5. 新國際貿易理論
5.1 規(guī)模經濟理論
5.2 產業(yè)內貿易理論
5.3 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第二部分 國際貿易政策
6. 關稅與非關稅
6.1 關稅
6.2 非關稅貿易壁壘
7. 促進出口的措施
7.1 傾銷
7.2 出口補貼
8. 保護主義的政治經濟學
8.1 保護主義的政治經濟學的各種觀點
8.2 戰(zhàn)略貿易與產業(yè)政策
8.3 美國的商業(yè)政策史
8.4 烏拉圭回合
8.5 突出的貿易問題與多哈回合
9. 經濟一體化
9.1 經濟一體化定義
9.2 經濟一體化形式
9.3 關稅同盟中的效應
9.4 經濟一體化的例子
10.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
10.1 經濟增長的推動力及推動因素
10.2 國際貿易理論與經濟增長
10.3 貧困化增長
10.4 進口替代與出口導向
10.5 貿易條件和經濟增長
11. 發(fā)展中國家的貿易政策
11.1 發(fā)展中國家應當采用何種貿易政策
11.2 長期價格趨勢是否有利于初級產品生產者
11.3 提高初級產品價格的國際卡特爾
12. 跨國公司與國際要素流動
12.1 對外投資的形式
12.2 對外直接投資的動因
12.3 跨國公司存在的原因
12.4 跨國公司對母國的影響
12.5 跨國公司對東道國的影響
12.6 金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