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現代性自由觀之考辯為切入點,對馬克思的《黑格爾法哲學批判》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作者首先將黑格爾法哲學置入近代以來的西方哲學史上,揭示其深層課題乃克服現代性自由觀的困境并重構塵世自由原則;接著探討馬克思批判黑格爾法哲學的真實動機即揭示黑格爾法權哲學思辨自由觀之內在理論缺陷,并為自由尋求現實的塵世根基;后闡明《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在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新世界觀形成過程中的重要地位。
曹典順,江蘇沛縣人,1966年6月生。2001年內蒙古大學畢業(yè),獲法學碩士學位;2008年吉林大學畢業(yè),獲哲學博士學位。學術兼職:徐州市哲學學會秘書長。主要研究方向:哲學基礎理論、社會哲學等。在《齊魯學刊》、《內蒙古大學學報》、《學!、《學術交流》等刊物公開發(fā)表論文
序
導言
一 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研究現狀
二 本書研究視角
三 本書基本框架和主要思路
章 自由原則的論證與黑格爾的法哲學
節(jié) 現代性自由觀的困境:黑格爾論證自由原則的思想史背景
一 以個人主體性為基礎的現代性自由觀
二 現代性自由觀的困境
第二節(jié) 黑格爾對自由原則的重新論證
一 以精神為基礎的黑格爾思辨自由觀
二 黑格爾的法哲學對現代性自由觀困境的克服
第二章 從天國到塵世:《批判》對真實自由的尋求
節(jié) 思辨理性自由觀與現實物質利益的緊張關系:《批判》尋求塵世自由的真實動機
一 馬克思《博士論文》時期的自由觀
二 馬克思對思辨理性自由觀與物質利益關系沖突的反省
第二節(jié) 尋求自由的真實根基:《批判》對思辨理性思維方式及其國家觀的批判
一 思辨理性思維方式在實質上是天國思維
二 “國家”是在思辨理性思維方式基礎上構筑的虛幻共同體
第三節(jié) 破除國家的神話:《批判》對國家與市民社會關系的顛倒
第三章 自相矛盾的“自由”:《批判》對黑格爾國家權力體系設計的批判
節(jié) 黑格爾對國家權力體系的設計
第二節(jié) 馬克思對黑格爾王權及行政權理論的批判
一 王權就是任意
二 馬克思用“人民主權”思想否定黑格爾“王權主權”論
三 馬克思視黑格爾設計的行政權只是“抽象王權”的附庸
第三節(jié) 馬克思對黑格爾立法權理論的批判
一 立法權不應該是國家制度的衍生
二 馬克思視作為立法權的等級要素只是形式的存在
三 馬克思認為立法權是由私有財產而非思辨自由觀決定
第四章 《批判》與馬克思的新世界觀
附錄:某些相關理論問題的思考
1.黑格爾邏輯哲學對單純知性形而上學的質疑
2.個人與社會分離的哲學旨趣
3.論現代性的合法性
4.和諧的社會觀的哲學前提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