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公共行政正義及其實現(xiàn)問題已成為當代社會亟待解決的重大難題。由王鋒編著的這本《找尋公共行政正義(理論探討與實踐反思)》綜合運用定性、定量方法,研究了公共行政正義的應然(理論)和實然(實踐)兩大方面。一方面,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系統(tǒng)地探討了公共行政正義的基本理論問題,包括公共行政正義的理論淵源、理論框架和實現(xiàn)路徑等;另一方面,在批判性反思西方公共行政正義實踐范式的基礎上,審視了我國公共行政正義實踐現(xiàn)狀、模式及其困境,并從公共空間、征地拆遷政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三個視角展望我國公共行政正義實踐的未來路徑。全書力圖通過公共行政正義理論構建和對公共行政正義實踐的反思,為公共行政決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倫理價值坐標與操作指南。
  王鋒(1977),江西玉山人,湖州師范學院社會發(fā)展與管理學院副教授,行政管理教研室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專業(yè)博士。研究方向為應急管理、公共政策與治理、行政倫理等。已出版《公共行政學理論簡說》、《大型工程的社會穩(wěn)定風險管理》(合著)、《比較公共行政》(副主編)等著作。在《甘肅社會科學》、《內蒙古社會科學》、《新視野》和《復旦公共行政評論》等核心期刊上發(fā)表論文30余篇。主持完成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團中央青少年研究規(guī)劃、浙江省社科聯(lián)重點課題等縱向項目6項,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多項。獲市廳級以上科研獎多項。
序
章 導論
 節(jié)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義
 第二節(jié)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述評
  一 國外公共行政正義研究現(xiàn)狀
  二 國內公共行政正義研究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與內容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內容框架
第二章 公共行政正義理論淵源
 節(jié) 西方正義觀和正義理論
  一 西方古代正義觀
  二 西方近代正義理論
  三 西方現(xiàn)當代正義理論
 第二節(jié) 公共領域(空間)理論
  一 阿倫特公共領域(空間)理論
  二 哈貝馬斯公共領域(空間)理論
  三 泰勒公共領域(空間)理論
 第三節(jié) 治理與善治理論
  一 治理的含義
  二 治理理論概述
  三 善治理論及善治特征
第三章 公共行政正義理論框架
 節(jié) 公共行政正義的基本內涵
  一 公共行政正義概念
  二 公共行政正義內涵
  三 公共行政正義基本屬性
 第二節(jié) 公共行政正義的基本原則
  一 公正原則
  二 效率原則
  三 公共價值訴求原則
 第三節(jié) 公共行政正義的主要維度
  一 弗雷澤的一元三維正義論
  二 公共行政正義的三個維度
第四章 公共行政的制度正義
 節(jié) 公共行政制度正義相關概念
  一 制度與公共行政制度
  二 公共行政制度正義概念及其內涵
 第二節(jié) 公共行政制度變遷與公共行政制度正義
  一 制度變遷與公共行政制度變遷
  二 制度變遷視域中的公共行政制度正義
 第三節(jié) 公共行政制度的正義評價
  一 公共政策的社會正義要求
  二 公共行政制度的正義評價
第五章 公共行政的美德正義
 節(jié) 公共行政職業(yè)道德和組織倫理
  一公共行政職業(yè)道德
  二公共行政組織倫理
 第二節(jié) 公共行政人員的美德正義
  一 德性及其理論演進
  二 公共行政德性與美德正義
  三 集體腐敗與公共行政德性、倫理自主性
 第三節(jié) 公共行政美德正義的實現(xiàn)
  一 組織路徑
  二 個體路徑
第六章 公共行政正義實踐范式
 節(jié) 傳統(tǒng)公共行政(官僚制)范式
  一 從傳統(tǒng)官僚制到現(xiàn)代官僚制
  二 官僚制范式反思
 第二節(jié) 新公共行政范式
  一 新公共行政及其基本主張
  二 新公共行政范式反思
 第三節(jié) 新公共管理范式
  一 新公共管理及其基本主張
  二 新公共管理范式反思
 第四節(jié) 新公共服務范式
  一 新公共服務及其基本主張
  二 新公共服務范式反思
第七章 我國公共行政正義實踐概況:以浙江為例
 節(jié) 我國公共行政正義實踐的總體評價
  一 公共空間的不斷拓展:來自浙江個案
  二 逐步實現(xiàn)公共服務均等化
 第二節(jié) 我國當代公共行政正義實踐現(xiàn)狀:以征地拆遷為例
  一 浙江征地拆遷政策及其在湖州的執(zhí)行
  二 浙江征地拆遷政策的滿意度和公平感
第八章 我國公共行政正義實踐模式之反思
 節(jié) 漸進調適模式及其表現(xiàn)
  一 浙北地方治理創(chuàng)新
  二 社團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模式創(chuàng)新:以共青團組織為例
  三 農(nóng)村土地制度改革與創(chuàng)新:從小產(chǎn)權房談起
 第二節(jié) 漸進調適模式的理論基礎及現(xiàn)實困境
  一 漸進調適模式的理論基礎
  二 漸進調適模式的現(xiàn)實困境
 第三節(jié) 我國公共行政正義實踐的未來路徑
  一 公共行政正義實踐的宏觀路徑:公共空間的視角
  二 公共行政正義實踐的中觀路徑:征地拆遷政策的視角
  三 公共行政正義實踐的微觀路徑: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視角
附錄1 城郊接合部征地拆遷公平感及滿意度調查問卷
附錄2 城郊接合部拆遷訪談記錄(節(jié)選)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