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了靜電驅動式硅微機械振動陀螺和旋轉載體驅動式硅微機械振動陀螺的工作原理,對靜電驅動式和旋轉載體驅動式兩種硅微機械振動陀螺的動力學模型進行分析,求解得到其運動方程。在此基礎上,著重對旋轉載體驅動式硅微機械振動陀螺完整的制作工藝和信號處理等方面進行了介紹。該陀螺作為一種特殊的陀螺,專用于敏感旋轉載體的橫滾或俯仰角速度,如旋轉彈等。
本書作者在該領域具有較深研究實踐經驗,本書從理論上深入地研究了該硅微機械陀螺的動力學行為;論證了該陀螺的敏感元件結構和封裝結構、微機械加工和封裝工藝流程,以及電容電壓變換和信號放大電路;并進行了敏感元件和電路的制作,后完成了包含測試電路的硅微機械陀螺整體制作和測試;應用陀螺力學理論推導給出了該硅微機械陀螺的數學模型,為旋轉體用硅機械陀螺的研制提供了理論依據;對硅振動元件所受的靜電力矩進行了計算,得到和彈性力矩相比靜電力很小的結果等?蔀橄嚓P專業(yè)領域專家和研究者提供較大的參考和借鑒。
前言
本書介紹了研制一種全新的硅微機械陀螺的過程。該陀螺具有設計新穎、結構簡單、質量輕、成本低等優(yōu)點,適用于敏感旋轉載體的偏航或俯仰角速率。例如,用于各種口徑、旋轉速率在10~25Hz范圍的火箭彈姿態(tài)控制和高速旋轉炮彈的姿態(tài)控制。
(1)從理論上較全面深入地研究了該硅微機械陀螺的動力學行為,論證了該陀螺的敏感元件結構和封裝結構、微機械加工和封裝工藝流程,以及電容電壓變換和信號放大電路,并進行了敏感元件和電路的制作,后完成了包含測試電路的硅微機械陀螺整體制作和測試。
(2)應用陀螺力學理論推導給出了該硅微機械陀螺的數學模型,為旋轉體用硅機械陀螺的研制提供了理論依據。用彈性力學理論分析求解了硅振動元件彈性梁的扭轉剛度,用流體動力學理論求解了硅振動元件振動的阻尼系數。結合陀螺敏感元件結構,推導給出了電橋輸出電壓與擺角的關系,進而求得陀螺的靈敏度。
(3)對硅振動元件所受的靜電力矩進行了計算,得到和彈性力矩相比靜電力很小的結果。對陀螺溫度性能進行了計算,得到溫度變化引起該陀螺性能變化主要取決于信號處理電路的溫度性能的結論。
(4)在硅腐蝕工藝中,選用腐蝕溫度為104℃的KOH溶液進行硅腐蝕,收到了快速腐蝕的良好效果。針對該陀螺敏感元件結構,在加工硅振動元件的工藝中,把整個加工過程分為兩個階段來進行(即4in(10.16 cm)硅片的腐蝕和硅振動元件分離單元的腐蝕),從而簡化了工藝難度。
(5)設計和分析了信號提取電路,得到在10~25Hz頻率范圍內放大倍數等于47,相位差在5.5~8范圍內的信號處理電路。
(6)對研制得到的陀螺樣機進行了常溫性能測試,在旋轉載體的旋轉速率為12Hz時,該陀螺的零位漂移在20 min內為0.04/s,測量范圍為275/s,比例系數為28.16mV/[()· s-1],非線性度為2.4%FS。
王宏偉
2021年9月25日
王宏偉,男,1967年9月生,內蒙古人。物理電子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現(xiàn)任教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長期從事傳感和敏感技術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的研究方向為慣性傳感器、壓電換能器。曾主持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撰寫科技論文六十余篇,申請國家發(fā)明專利七項。著有《旋轉載體用硅微機械震動陀螺》。
目錄
章綜述1
1.1MEMS概述2
1.2旋轉驅動陀螺概述10
1.3本書研究內容20
第二章靜電驅動式硅微機械振動陀螺23
2.1靜電驅動式硅微機械振動陀螺動力學方程23
2.2靜電驅動式硅微機械振動陀螺的原理性誤差35
第三章旋轉驅動陀螺的數學模型41
3.1旋轉驅動陀螺工作原理41
3.2質量運動的數學模型42
3.3誤差分析51
第四章陀螺力學參數計算55
4.1旋轉驅動陀螺硅振動元件結構55
4.2硅質量的轉動慣量57
4.3硅振動元件彈性梁的力學分析與計算59
4.4硅振動元件的振動阻尼66
第五章電容敏感77
5.1電容敏感77
5.2靜電吸合84
第六章陀螺力學性能分析89
6.1載體旋轉角速率對輸出信號的影響89
6.2固有頻率、阻尼比和相位角93
6.3溫度對阻尼系數的影響95
6.4有限元分析和仿真98
第七章信號檢測電路105
7.1電路組成105
7.2電路分析109
7.3電路的溫度誤差117
第八章硅振動元件制作工藝125
8.1濕法腐蝕125
8.2硅振動元件加工工藝流程127
8.3工藝詳細步驟128
第九章陀螺部件的制作及整體封裝139
9.1陀螺結構組成139
9.2陶瓷極板的制作142
9.3三明治敏感元件的黏結147
9.4敏感元件與外殼底座的黏結及電極引線的焊接149
9.5外殼底座與外殼蓋的黏結150
9.6外殼的封接151
第十章陀螺性能測試155
10.1陀螺常溫性能的測試155
10.2理論計算與實驗結果比較159
10.3理論計算與實驗結果的誤差分析160
參考文獻165